关于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施工技术的分析及探讨

时间:2022-10-15 01:21:06

关于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施工技术的分析及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地下室的空间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对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地下室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是人类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量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地下工程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工程的效果,地下工程的好坏取决于地下水的处理效果。如:因为结构的原因导致结构层开裂,或由于忽视防潮防水工作,地潮或地下水便乘机而入,严重时,致使地下工程不能使用甚至影响到建筑的耐久性。地下室工程混凝土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还应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要求。

一、工程实例

某高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其中地下室面积近3000m2。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等级为:地下室~4层(10.950)剪力墙二级,4层以上剪力墙三级,地下室~2层框支框架二级,二层以上框架三级。建筑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施工技术

1、土方开挖

在建筑地下室的土方开挖中需要注意的是基坑开挖中选用大型机械,在一次性开挖到建筑地下室设计的深度后,桩头要凿出,开挖土方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碰到桩头,避免基桩的损坏。对于一些机械不能工作的各个基坑边缘地区,需要采用人工操作,施工人员要进行手动清坡,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由于下雨导致基坑周围出现积水的现象要在基坑的挖掘范围之外建设一条明沟,方便及时将雨水排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基坑的挖掘中要对基坑内部的环境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旦在挖掘中发现出现坑底涌水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技术处理,用潜水泵将积水抽出。为了防止基坑边坡在遭受大规模的雨水冲击后产生滑坡或者是损坏,需要在基坑挖掘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坡工程,在基坑开挖的时候需要开挖一段基坑就进行一段的护坡。

2、地板施工

在地下室的地板施工中要保证地下室的地板是在密实的土层上,如果地下室的地板不是落实在密实的土层上,那么就需要进行回填以夯实底板地基,一般是铺设600mm厚的砂石料。在地下室地板的模板使用中一般侧模是用18mm厚的木胶板,横向肋60mm×0mm的木枋支垫,竖向肋80mm×50mm的木枋支垫加强模板。对剪力墙外侧的模板,要一次性立到底板面上500mm的地方。为了防止底板模板膨胀以及支撑吊模,可以采用止水环撑头做法,这种方法既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还能加强墙面的厚度。在地下室地板混凝土浇筑中要注意使用混凝土的搅拌比例,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筑,在浇筑程序中对于同一区域,要先竖向浇筑,然后横向浇筑,相邻两层浇筑面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大于两个小时。在地板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地板施工中是不留施工缝的,所以在施工中要对温度和水分的把握要非常精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在地下室地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防止在浇筑表面形成收缩裂缝,应该在施工中采用木抹子进行两遍以上的磨平搓毛。

3、 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处理

(1)后浇带的处理

后浇带的组成:底板和墙板的后浇带均由后浇带下(或外侧)的加强止水部分和后浇带本身两大部分组成。后浇带处理存在问题,在底板砼施工中,后浇带两侧采用多层钢板网隔断,大量的砼浆等通过隔离钢板网流入后浇带内,而底板钢筋的贯穿给后浇带内的后期清理带来困难。施工要点:由于排污沟排至集污井要通过外墙板的砖墙卷材止水带,故排污沟设置宽度应通过砖墙及卷材。下雨天必须在集污井内抽水,防止水回流。后浇带的浇筑时间、砼级配要求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特别注意后浇带附加区处的止水施工质量。在后浇带加强止水部分的垫层上,钢筋砼浇捣必须密实,附加卷材铺贴平整。后浇带处钢筋不断开,侧向采用双层镀锌钢板网作侧模。后浇带留置完毕,马上铺盖木板,以防杂物掉入造成清理困难。满足设计要求的留置时间后,在后浇带浇筑前,必须将整个砼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砼采用微膨胀砼,并保持湿润养护20d。

(2) 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4、建筑地下室顶板、柱、墙以及梁的施工技术

建筑地下室顶板、柱、墙以及梁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建筑地下室墙身的防水施工技术:首先要做好墙身防水材料的准备工作,水泥要选择普硅水泥,砂石主要是直径为0.5-3毫米的粗砂,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为0.7-12.6,素灰水灰比的比值为0.35-0.04;其次是要做好地下室基层的处理工作,比方说,当混凝土的基层表面出现100个棱角的时候,要用水泥砂浆与素灰将其分层次的找回,当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形的孔洞的时候,要清除已经松散的石子,用水泥砂浆与素灰将其找平;三是对于地下室中一些特殊位置的施工,在地下室阴阳角的地方需要抹阳角,其中阳角的直径为10毫米,阴角的直径为55毫米;四是对于地下室墙身的防水设施的养护,当地下室的表面出现冷凝水的时候,不需要浇水进行养护,当地下室出现风干现象的时候,需要浇水进行养护,时间需要两个星期,当地下室被阳光照射时,需要运用湿草帘或者薄膜进行覆盖。

(2)建筑地下室中墙模板的施工技术。墙模板要选择18×1230×2450毫米的防水性能好的胶合板。墙模板的大小要根据地下室剪力墙的高度与长度进行裁剪制作。同时要采用止水环撑头的方法防止墙模板的变形,其中止水环的间距是纵向与横向均为800毫米。对于墙模板中的穿墙管道的设计要采取预埋的方式,同时要对预埋件进行防水处理。对于地下室剪力墙的墙模板的接缝的地方,可以用泡沫或者涨棉进行填充。

(3)建筑地下室中钢筋的施工技术:首先是在地下室剪力墙的双层钢筋要用短钢筋头焊接在撑信钢筋的内测,在点焊的过程中,不允许钢筋头露出网片的外侧;其次是建筑地下室墙壁上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是S8,与底板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相同;三是地下室钢筋要绑扎牢固,预防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振动或者碰撞导致钢筋的错位,产生漏筋现象;四是地下室剪力墙的保护层要使用S8抗渗等级的水泥砂浆或者细石混凝土垫块,禁止使用短钢筋头作为保护层的垫块。

(4)建筑地下室回填的施工技术:首先是建筑地下室的回填要在地下室工程完成之后进行,尽量减少因为温差与干缩而导致起裂的可能;二是在回填之前,要根据地下室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回填方案,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其中回填方法大多使用人工回填的方法;三是在回填的过程中,要从地下室基坑的最底层开始,从基坑的一端慢慢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地回填,人工夯实的面积为200毫米/每次,机器夯实的面积是300毫米/每次;四是在地下室基坑深浅相连接的地方,首先选择回填深处,当浅槽与深槽平衡时,就要开始分层的夯实;五是对于地下室的管道与墙基回填,首先要选择在两侧用细土回填,尽量避免管道与墙基中心线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控制好每一环节,如模板工程、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处理及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等环节,都应精心施工,以期能做到最佳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覃荣.探讨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0(1)。

[2] 曾良某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25期.

上一篇:简述海外公路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基于资源环境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