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保泰持盈

时间:2022-10-15 12:35:39

2008年末始发于美国次贷问题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已经愈来愈全球化和实体化了,而世界经济也在这场风暴的肆虐之下步入衰退下行的周期。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实体之一,在此次危机中,受损相对较小。

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我认为主要得益于我们国家此前谨慎的货币政策与金融信贷体系、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以及面向全球的市场胸襟。前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各种保持经济增长、拉动内需消费的政策, 其中,有关扩大内需的十项强有力的举措,囊括了农业、金融、住房、中小企业、出口、财政收支等方面,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政府未来的政策着力点也逐渐向全面保增长转移,货币政策也继续由“从紧”向“适度宽松”过度。同时,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层的施政,也从“不折腾”开始,愈发重视、关注和贴近民意民生……。面对世界金融局势的巨变,这些政策和举措,更显稳健而富有远见,不仅充分彰显中央政府保增长的决心,也大大坚定了国人度过金融危机的信心!

中国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性支柱产业,过去及未来也许较长一段时间内,毫无疑问受到、也将继续受到较为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已经在各种场合,听到或谈及过“房企过冬(以及其他行业“过冬”)”之类话题,也相信在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各个同行,感受到了因为大环境异动所传递出的市场压力,甚至,部分业内人士还可能产生了对整个行业前景的疑虑以及企业发展的困惑。籍此文付梓之机,我从本人以及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就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过冬之“道、术”,浅谈一些看法。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业和企业均无法独善其身,房地产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国内各级城市房地产市场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众多房地产企业都遭遇到资金紧张,销售压力骤增等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及新的企业运作和管理的挑战。正如各方所看到的,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冬季”。

对此,应该如何看待呢?我认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前景依然光明,依然值得我们期待。因为决定这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层次因素,如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化过程的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等等,均未发生任何本质性改变。中国房地产行业从无到有、到发展的今天,只有那么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非常年轻。在它的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调整在所难免,也会时有发生,这是市场的一个正常态。所以,这种行业周期性调整并不会改变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也不会影响行业的发展空间。

那么,在下一个房地产春天来临之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首先,对于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只有在心态上有足够的准备,我们才能在行动上表现出更大的使命感与动力。

总部设在广州市琶洲阅江中路688号保利国际广场南塔28楼的泰盈集团(公司网站:www.省略),1994年成立,以房地产销售起家,在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项目营销实践中,亲历了上一轮行业调整及市场震荡周期,并为众多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完善而专业的策划、销售等服务。也正是基于对众多成功项目营销实践经验,泰盈集团于2000年正式涉足房地产开发,并在过去的8年里,成功于国内7个城市开发了15个项目。作为国内跨区域运营管理的中型房地产企业之一,坦诚而言,这次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亦是我们集团从建立至今所面临过的最为艰难的时期。因为上世纪90年代的泰盈集团,尚是以为核心业务的服务型集团,而现在的泰盈集团,已经发展为跨“开发、策划、、资讯”等业务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基于发展战略,我们的项目多在城郊地区,相对中心城区项目,其价格的抗跌性较弱,在市场形势不景气时,项目所面临的压力较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减小,但我们依然有信心结合自身的发展、企业运作管理等自身模式,渡过行业的这季寒冬。

我们可以凭籍渡过寒冬的基础,一是得益于泰盈一贯谨慎的商业作风,目前我们银行负债率很低,资金链条的压力相对其它同行来说小很多。在“现金为王”的年代,这一点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

二是基于泰盈的底气,泰盈的历史。泰盈于1994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在1993年国家宏观调控带来房地产市场低潮谷底之际,从帮别人卖死盘、烂盘中白手起家的。所以,我们见惯了楼市的潮起潮落,看到了同行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看到了他们失败的教训,相对其他同行亦会更富有信心。

三是源于我们现有的全程业务链所构筑出的防御市场风险的壁垒。以“营销、策划、开发”为核心的三大主营业务互为依托,彼此促进,我视这种“房地产全程开发及服务供应商”的模式,为我们天生的防御力与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凭借我们企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以及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对自我的不断反思、总结、修炼与提升。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前些年的发展脚步,也许过于匆忙,大家都难免忽视了自身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企业的战略、机制与流程、产品品质与服务标准、客户维系与理解、品牌运营与发展等等。当牛市中的任何房屋都看似不愁卖的时候,当房价上升使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潜心研究客户需求,孜孜不倦地改善产品、服务的品质,以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当我们队伍的楼盘越卖越多,越卖越贵时,我们是否一如既往地重视销售队伍能力的培训,与专业素养的提高?当我们享受着既往的荣誉与成就时,我们是否有在密切关注业内的优秀同行,并从他们身上不断挖掘值得我们学习的特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否有尽可能做到精打细算,最合理地控制成本,节省开支?在品牌时代的今天,我们又是否做到了整合多方智力资源,通过创新追求,锤炼企业的软、硬实力,共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现在的调整对我们,亦对于我们同行(特别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是一次最好的自我调整时机。我们需要把对于“过冬”方式的理解,从狭义的“冬眠”状态中解脱出来,变消极的等待为积极的应对。用加倍的努力,更专业化的服务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我们可以做的,在于“产品与服务的专业水准”。这包括:更加精细地研究市场态势,更加科学地提供咨询策划,更加精准地开发项目,更加灵活地演绎营销策略,更积极地培养一批斗志更高昂,执行力更强的销售之师。这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身发展,也是为了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而持续的长远发展,更是为了向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献力。

有句老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上一轮房地产的顺境中,不少人缺乏市场压力的历炼。时下,我们要感谢这种压力,因为它能迫使我们成长;我们也无惧这种压力,因为我们有坚定的梦想。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寒冬尚未结束,持续时间也暂不可知。但正如自然有四季、经济有周期,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身处其中的房地产企业自然也会经历春的耕种、夏的炙热、秋的收获,也不排除冬的严寒……这是个客观规律,我们只有选择去遵循它。

遵循规律,内化运营和管理,我们,以及我们的房地产同行,就能依然伫立于时展的潮头。我们相信,并且愿意和业内外的朋友,去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用心建设新生活。

因为,遇见未来,不如预见未来!

预见未来,不如亲手创造未来!

杨晓辉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曾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现兼任沈阳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1994年进入商界,任香港泰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2月8日,香港泰盈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香港泰盈集团有限公司,出任集团董事长至今。

上一篇:科技创新 决胜未来 下一篇:绿地集团2009聚焦京津沪 目标直指“三个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