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和引导的力量

时间:2022-10-15 12:22:12

在一个班级里,每一个班主任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名班主任和一位语文教师,我想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绝不会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个人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在调动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有了一些体会。

一、多抓平时的作业,从纵横上进行比较批改,肯定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作业是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完成作业就比较难。那么如何让学困生首先能完成作业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在布置作业上,进行分层,对于学困生,只要能完成最基本的题目就行。在批改作业时,我还采取了加“正”笔画的方法,即学生在听写生字、抄写词语、完成作业以及考试过关的,或者是完成好的都画上一画。最后,谁的“正”字多就意味着谁平时学习任务完成得好,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得钱梦龙向教师谈过这样一个观点:后进生是希望以最少的劳动获得最理想的成绩。为此,我就从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最简单最基本而又很重要的环节——写字开始抓。作为后进生,他们想能有多些时间玩,一般书写都很马虎。于是我就采取措施:哪个学生抄写生字和词语抄写得既清楚又正确,就能得到一个“好”字,得到“好”字的学生可以加上两画。也许是没有哪一样作业比抄生字、词语更容易的了,好些学困生就在这里做起文章来。我呢,在批改作业时则从纵向衡量该生的作业情况,能完成的就批上一个“好”字,一次比一次写得有进步的就批上两个“好”字。作业本发下去以后,许多学困生看到自己也能够与好学生一样批上个“好”字,于是信心倍增,第二天就比前一天的字写得更好了。这样坚持下来,好些学困生书写潦草的习惯也慢慢地改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手漂亮的方块字。这时,我才从横向与全班同学进行比较、评改,以便使他们能写得更好。其实这个方法不仅在写字教学中可行,而且在批改作文方面也是非常有用的。我曾经给一个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的学生打过“85分”的好成绩,因为在一次书信习作中,这位学生由于父母常年都在外地打工,可能是太想念自己父母的缘故吧,他的这次习作格式不仅正确,而且内容具体,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一份很纯真的思念之情。我在批改的时候,就抓住这两点与他本人以前所写的文章进行比较,发现这次习作他进步很大,于是我就给了他一个这么高的分数。该生从此以后在学习语文方面就非常主动,情趣大增。在后来的学习中,不管哪个方面的学习,他都变得刻苦努力,而且善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学困生的进步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合理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竞争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以求生存;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得根据学科的特点,相应地渗透竞争意识。因而我经常向学生渗透这种竞争意识,并为他们设置竞争的情境。当今的学生,生活条件比过去优越得多,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生活上他们不用竞争,因而竞争意识就比较淡薄,有的只是短暂的好胜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又考虑到学困生的基础与能力,我就在班级里成立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天的预习,以及作业情况都以此为一学习单位,形成帮带学的学习氛围,同时帮他们确立竞争对手,并要求他们不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而且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展开竞争。如果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按照要求来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除了给每个成员加分之外,还要给每个小组加上集体分数。当然,无论怎样的作业,我还是从纵横上综合衡量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给每个学生以信心,如果哪个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或者是完成得不够好,不仅要重新做,还得扣分。这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就可以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使他们时常有紧迫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才智,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班级中的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成绩提高很快,尤其是学困生在这种氛围中不仅增强了自信,同时也得到周围同学的帮助,因而越学越主动,学习成绩也一点点进步了。

三、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多不是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不会听讲,学习无兴趣,不主动,不喜欢动脑等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多提问一些适合这些学困生回答的问题,如果他们回答正确,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课堂上愿意去听,积极回答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能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都能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就能逐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后进的根源,并能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一定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责编 高伟)

上一篇:例析如何用兴趣推动教学 下一篇: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