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小学数学课例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10-15 10:55:39

由一节小学数学课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在今年我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手”比赛的听课过程中,有一位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这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

请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A )7.5×4平方厘米 (B)5×4平方厘米(C )7.5×6平方厘米 (D)5×6平方厘米。

执教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以后,和学生一起得出此题答案是A、D选项。初看没有什么问题,可仔细思索一下,不难发现这三边是有联系的,满足勾股定理,可图中给出的数据并不满足勾股定理。这就是矛盾之处。如果这位教师具有一定的数学学科知识,我想,这样的错误应该不会出现。由此,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认真学习,从广度、深度上进行拓展,不仅仅要钻研教材上的例子与知识体系,而且还要深入掌握支撑这些知识背后的理论基础,以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

由这次深入教学实际进行观察、了解,我想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虚心深入学习数学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学科知识是特定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教学所需要的数学理论知识、数学应用性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知识和数学史知识。小学数学本体性知识对于一个教师驾驭教学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潜在的作用. 课程改革以来,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而小学数学教师大部分是师范毕业从教,过去虽然学习过相关的课程,但长时间不再接触,逐渐淡忘。数学教师,最忌讳被人指出犯有“科学性错误”。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不仅是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的提升,也应关注到学科本体性知识,它包括具体的概念、规则和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呢? 首先,数学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紧密,这就决定了在学习学科知识的时候需要系统地学,认真学习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尽快地把这些新内容纳入已构建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中。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知识有总体上的了解和把握,全面领会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并学会系统地运用。其次,注意数学学科知识的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每一门学科的体系、概念和结构都在不断发生新的变革。虽然这些变化不一定非常直接地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但是却需要教师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教师应密切关注本门学科的变革,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一些有教龄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站在知识的高处,以一种宏观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教好数学。

2、深入钻研教材,全面掌握和运用教材,认真备好课;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 备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任务,也是为上某一节课及上好某一节课而做的必要工作。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明确各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编者的意图,认真研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合理有效地运用教材。教材中的每个例题要落实什么,落实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是教师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授课的效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备课,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认真备课,才能面对学生的提问从容解答;才能更好的解读每一个小的知识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及难点;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且长期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积累、成长,你才可能在课堂中处理好难以预料的课堂生成,演绎一节节精彩的课堂。

3、加强课后反思和学习,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教学是无止境的,每一节课都有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即学会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个人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以求进一步教学和改进教学方法;日常的备课、上课、反思就是教师最好的自我学习与完善的过程,反思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比如:知识的理解到位吗?目标的定位恰当、全面吗?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有效吗?高效吗?应该如何改进?以及课堂精彩环节、课堂遭遇的尴尬、学生的建议等等。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加强课后反思和学习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更能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突破和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作为一名教师要加强课后反思和学习,在备课过程中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每一堂课都会有缺陷存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不断地善于反思,不断地学习,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是非常出色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坚持参加教师教研活动,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研活动能加强教师间交流、合作与探讨,有利于教师解读新教材,剖析教学案例,不断提升自己教学及教育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言尔总之,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鲜活的水。这就注定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坚持反思,逐渐进步,这样才能当一名好教师。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2〕陈力.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增强的三种意识〔J〕小学数学教师,2007年7、8期合刊.

〔3〕孙惠惠.旋转的三角也疯狂〔J〕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1期.

上一篇:基于胜任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学音乐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