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套养技术

时间:2022-10-15 10:42:53

黄颡鱼的套养技术

【摘 要】池塘套养黄颡鱼,既能有效清除池塘中的小鱼小虾,又可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其方法简便易行,技术要点如下。

【关键词】黄颡鱼;套养;混养;养殖管理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套养已势在必行。鱼池中套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增养黄颡鱼5~20kg,增效益在100元1667m2以上。现将套养技术介绍如下:

1 套样方式

1.1 成鱼池混养

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13340~20010m2,水深2~2.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放黄颡鱼40~50尾1667m2,规格3~4cm/尾,每667m2增收黄颡鱼5~8kg。

1.2 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鱼类。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放养黄颡40~60尾1667m2,规格2~3cm/尾,每667m2可增收黄颡鱼6公~10kg。

1.3 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一般蟹池面积20010~33350m2,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蟹种放养后,放养黄颡鱼30~50尾1667m2,规格3~5cm/尾,每667m2可增收黄颡鱼5~10kg。

1.4 河沟混养

河沟中低值野杂鱼类较多,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一般放黄颡鱼40~60尾1667m2,规格2~4cm/尾,每667m2可亩增黄颡鱼6~12kg。

1.5 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饵。一般放黄颡鱼40~60尾1667m2,规格3~4cm/尾,每667m2可增黄颡鱼8~15kg。

2 养殖管理

(1)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60尾1667m2为宜,放养规格为3~4cm/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3)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4)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5)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公斤~400公斤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上一篇:苏中早春大棚西瓜泵吸式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操... 下一篇:鱼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