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15 09:40:58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之我见

几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中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其作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其中几何概念又是几何基础知识的基石,是高度抽象的概括与归纳。而小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越是低段的学生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如何用几何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呢,下面我谈谈个人认识。

一、更新观念,力避极端

在概念引入时,教师要更新观念,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只有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将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但是,在现实概念教学引入时,却存在着两个较为极端的问题。

(一)过分抽象,忽视概念与生活的联系

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只用教材教,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某些教师可能会只从三角形的标准图引入概念,忽视从生活中抽象出三角形表象的过程,而是结合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反复的讲解来使学生“理解”概念。这样会把几何概念教的非常“死”而且脱离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枯燥太抽象,会使学生逐渐怕学几何,对几何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形式上拼凑,忽视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都开始注意到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几何概念教学中。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某些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只是在原先教学过程中加上一个所谓“联系生活”的环节,但没有引导学生将几何概念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来,建立起概念的表象。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数学与生活相联系”,没有达到新课标的理念要求。

二、精心设计,丰富手段

我们在力避极端的同时,对于现有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和解决。教师只有通过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干预或者尽可能解决存在与各个阶段的问题。

(一)媒体演示教学

多媒体课件融“图、文、影、音”于一体,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使学生较快速的调整好学习状态,同时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此外,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实物和图形素材,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容量的将其呈现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几何形体从实物或图形等素材中凸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便于下一阶段概念的形成。在表象建立的同时,多媒体还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形之美,渗透人文精神。

(二)教具展示教学

与媒体演示相比,教具引入更加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时,学生能够做到全方位的感知,便于从中抽象出几何形体。此外,它还可以为下一步结合学具,动手示范创造条件。例如《认识长/正方体》中,教师可以以长方体纸盒、正方体魔方、书本为实物,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且等到了学生动手体验环节,教师还可以借助长方体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及面的特点;然后再由面引出棱,观察发现棱的特点后,又由棱引出顶点。学生跟着老师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从中明确长方体面、棱、点的个数及其各自特征。这样能增强感知效果,便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选择教具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实物或者模型,它们要能明显地体现学习对象的本质,减少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同时还要注意教具的大小及演示的高度,要做到让全班学生都看得到,看得清楚。此外,在概念形成时,不能只停留在直观感知的水平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运用语言来引导学生从教具中抽象出几何形体,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活动实践教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以说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因此,在以活动操作为切入点的几何概念引入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发展思维,从而抽象出几何概念的表象。操作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操作、语言、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三下《位置与方向》中为了让学生建立东、南、西、北的概念,在概念的引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观察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建筑物?然后做好记录,等回到教室后,再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这样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下一环节在地图上辨认这四个方向奠定基础。

(四)注重基础教学

几何概念的学习其实就是逐步完善几何概念系统的过程。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概念所处的系统出发,唤起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增加或者减少原有概念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表象。此外,以原概念为切入点进行概念引入时,还可以将其与媒体演示相结合。例如在四边形的概念上再加上对边相等这一特征,使学生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我们可以以媒体演示其变化过程,这样更加的形象直观,便于学生感知和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五)创作活动教学

在几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创作对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平移和旋转制作一个美丽的花边图案。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完成这个图案。这样的问题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的,让学生从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图形出发形成一个图案。学生说明自己所做的图案的特点,相互欣赏所做的图案,从而感受图形的美和在实际中的作用。

上一篇: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下一篇: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