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在旅行中寻找新的自己

时间:2022-10-15 08:10:16

间隔年,在旅行中寻找新的自己

也许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也许是为了让自己觉得与众不同,也许是为了逃避某个现实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熟悉的地方,到远方开始一段间隔年行旅。

和传统的观光购物浏览文化自然遗产的“为物”旅行不同的是,间隔年之旅更侧重于“为人”:释放自我,让心灵浸染在无私与自由中。而你,也因此得以换一个时空审视自己,并获得新生。

TIPS:何为间隔年

英文名称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以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今,间隔年已成为了人生转折时期一种选择,旅行者也早不再局限于青年人。2009年,孙东纯出版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首次将“间隔年”的概念介绍给国内青年。

【专访】

孙东纯:未曾迟到的间隔年

4年前,孙东纯25岁,在接到一家印度NGO(民间公益组织)做义工的邀请后,他带上工作两年攒下的21000元人民币,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之旅。他自己也不清楚,他的终点在哪里,怀里的这些钱到底能帮助自己维持多久。

因为所服务的NGO不给义工提供免费食宿,整个旅程中,他每天都得为钱做考量,住最便宜的旅馆,乘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他还必须面对一路上一个人独行的无聊与寂寞。但他是欣慰的,因为他毕竟是从日常的,已经让他觉得庸常的生活中坚决地走了出去。

孙东纯的间隔年有一个行程是去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做义工,为无家可归的老人打扫、洗衣、做饭,有时还要喂饭和协助做康复。这个机构拥有无以伦比的声望,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孙东纯也正是在这里结识了了日后成为他妻子的日本女孩沙弥香。

他的旅行从原本计划的3个月延长到了13个月,从原来计划的两个国家走过了6个国家,一路从中国澳门经泰国、老挝、中国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新疆和中国到尼泊尔。他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这些记录最后集结成了这本畅销书――《迟到的间隔年》。

对话孙东纯――

间隔年的义工经历让我收获爱

《现代家庭・生活》:当时您在间隔年的行程开始3个月后选择了辞职,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阻力分别来自哪里?

孙东纯:找一样东西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却被告知明天要上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我有动力辞职的了。至于阻力我想大家都明白,花完了盘缠回到生活的地方没有工作,大概很难做到从容不迫吧。

《现代家庭・生活》:做义工的方式和经历,让您在间隔年的旅程里,有了怎样的收获?

孙东纯:“爱”,我只能想到这个词。不单单只是认识了我现在的日本妻子,而且通过间隔年学习怎么去关爱别人、懂得去感恩。在我接下来的人生里面,我希望我能不断地学习怎么去爱我的妻子、家人、朋友和身边所有的人。

《现代家庭・生活》:您在网上您的间隔年旅行经历的动因是什么?

孙东纯:分享是一种快乐,无论是博客、论坛还是出书成册和杂志专栏,对我来说都是分享的一种方式。

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最能打动人

《现代家庭・生活》:您觉得自己的经历里最能打动别人的是什么?

孙东纯:最打动人的,其实不是我多么无私,多么有爱心,多么坚强勇敢一往无前,而是在每一个开始一段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旅程时,我的犹豫、彷徨、软弱,而在这些看似负面的情感之下,是对自由与自足的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现代家庭・生活》:您在旅行中如何平衡“信任”与“自我保护”?

孙东纯:我的观点是,在能够承受最大损失的范围内尽量去相信别人。

《现代家庭・生活》:在间隔年的经历中,让您最后怕的是什么?

孙东纯:估计还是那次在巴基斯坦徒步吧。我一个人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山间徒步,为取回掉入峡谷的相机我差点就掉入峡谷中的冰河内,稍微一失足我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现代家庭・生活》:以您在路上的切身经验来看,旅行会有性别限制吗?

孙东纯:我举一个例子。在巴基斯坦,女性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看起来男性旅行起来比较顺利,不过也正因为此,男性能够接触到的本地人都只能是男性,反而女性旅行者不但可以与当地男性攀谈还可以和当地女性往来,了解到男性旅行者了解不到的另一半世界。从体力,安全等等方面来说,女性也并非都处于劣势,我现在就有一个女性朋友单身行走在中东。只要有行走的追求和坚持的毅力,性别差异就不算是一个大问题。

我的间隔年行程结束之后

《现代家庭・生活》:你的《迟到的间隔年》出版时,出版商的宣传噱头就是“在间隔年的旅途中找到另一半”。对此,你的如何想的?

孙东纯: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当然相信旅行是一种获取幸福很好的途径。但每个人都不一样,于是乎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也不能因为自己是旅行爱好者就否定其它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方式。

《现代家庭・生活》: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吗?您觉得现在的生活能带给您想要的未来吗?

孙东纯:我现在暂居日本,以卖字、卖图、翻译、兼职杂活以及担任中文讲师为生。我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定格过要过的生活方式,也不会有很长远的未来打算,很多路要走了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所以,我现在或者未来过着什么类型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心爱的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并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尝试将这种幸福带给身边的人。

间隔年之旅,让孙东纯一夜成名,而在我们身边,其实已有很多普通人,在践行着间隔年的旅行方式――

露宿,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态度

NONO

年龄:35岁

职业:网站技术总监

穷游年龄:29岁

地点:日本

历时:20天

费用:5万日元(3000元人民币左右)

NONO第一次在日本露宿是有次开学术会,会议结束后已是深夜,他没赶上回学校的最后一班电车,身上也没带什么钱,便在一个补习学校的一楼屋檐下眯了一个晚上。日本小城市的街道都很清净,没什么车也没有很多人,当时是九月的天气,NONO合衣而卧的前半夜还有点小提心吊胆,脑子里会出现市容监管人员啊飞车党小偷什么的,下半夜就天高水长,一觉直到天亮了。后来他了解到,一些日本同学在出去泡温泉时,也会带着睡袋,泡完睡公园,有的地方,还会有专门的露营区,找到标志就能自由休息了。

NONO当时已经29岁,他是在国内工作了6年后,放弃了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工作,到日本进修的。在日本的学习很辛苦,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很少有娱乐的时间。他并不是拿不出一次旅行的费用,但一方面,一直受各种约束的过往经历让他有了完全放任自由一次的冲动。他从小没逃过学,没旷过工,但对那部西班牙漫画《娃娃游天下》里流传出的一句话心仪已久:“如果从学校逃走半天,世界会改变吗?不会!”另一方面,他已经计划好完成学业后回国,可以预见,未来的人生也会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中前行。于是,他下了决心,回国前完成一次露宿的日本之旅。

时间选在了五月,这个时期气候宜人,除了北海道北部,大半个日本都有露宿的条件。

他拖着一只装着睡袋的箱子,从大阪出发,买了最便宜的火车票,沿着东海道,一路北上。既然酒店都已经不住了,需要消费的名胜地更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在京都,他也曾在黄昏时分偶遇撑把和伞款款走过的艺妓,不过最糟的体验也是发生在京都,晚上睡得太沉,早上起来发现藏在鞋子里的4000日元被窃。后来有人告诉他,京都是旅游城市,坏人什么的比较多一点。

之后他也更小心了,钱虽然丢的不多,但他必须更省了。美食什么的基本上也没碰,便利店里的果酱面包已经是上品的充饥美味,晚上一般是睡在街头公园,很安静,地面也很干净。没有人来打搅他,同宿的HOMELESS(无家可归者)更不会过问一个新来者的动向。每个城市他最多待上二三天,而北部的小城有时睡一晚第二天再启程。

每到一座城市,他做的最惬意的事就是在城市的小巷里看风景,从京都到神户、东京、横滨、宇都、静冈、盛冈、青森、涵馆、小樽……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他最后到了札幌,正好遇到一年一度的啤酒节。他数了算剩下的钱,留下一张回学校的返程票钱,剩下的都买了啤酒,这是他庆祝自己旅程结束的唯一奢侈。NONO说,后来再也没喝到过那么好喝的啤酒。

现在的NONO,是定居在上海的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回忆起在日本那段不算太长的浪游的日子,他常常会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但他承认,那段经历让现在的他变得更平静,更踏实。

Q:在您的旅行开始时,知道间隔年这种方式吗?

A:那时候好像没有现在说的这么多,我当时也只是随心所欲地选择了露宿旅游的方式。

Q:旅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洗澡吧。不过很快就解决了,日本的公共澡堂非常多,500日元(30元人民币)左右就能很舒服地洗一次,不过到了北海道后,因为急着赶路,三天没洗澡了,又不熟悉当地,找不到澡堂,最后在县町的一个公厕发现了淋浴头才洗上。日本有的大型公厕是有淋浴的,不过也要找。

Q:那次旅行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我觉得,人生有太过束缚和顾虑都是多余的,任何时候,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去做一些想做的事。

Q:今后还会选择那样的方式旅行吗?

A:出于现实和年龄的考虑,我会换一种方式,但是要自由自在的感觉是不会变的。

打工换食宿,融入当地体验生活

姓名:Melissa

年龄:27随

工作:暂时无业中

穷游年龄:27

旅行目的地:厦门鼓浪屿

历时:约1个月

费用:1200 元

2010年末的一天,Melissa无意中看到了旅游卫视播放的《搭车去柏林》,知道了古岳,并了解到他曾在夏威夷时用打工换食宿的方式进行旅行,她萌发了“我也可以这样旅行”的念头。

她立即付诸于行动。辞去了工作,在网上大量查询“打工换食宿”的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比照,她申请了一家厦门鼓浪屿一家名叫“漫漫悠悠”的家庭旅馆的打工换食宿机会――工作主要任务是接待及网络推广,同时在客人退房时帮忙整理客房,以及旅馆的一些清洁工作。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00到下午15:00,每周休假一天,工作期间包食宿,可在旅馆内免费上网。住宿的地方离旅馆不远,简单的上下铺,但提供24小时热水。

这种固定在一个区域的打工旅行,有着十分固定的作息,更像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Melissa深深地被吸引了。她订了上海往返厦门的特价机票,就这样,2011年2月正式开始了她的打工换食宿旅程。

Melissa很快融入了在“漫漫悠悠”的生活。每天早上客人退房之后她会协助阿姨打扫房间,整理床铺。一开始,打扫房间让她觉得有点吃力,她的力气比较小,换床单也相当耗体力,但三四天下来,工作就很上手了。客人较多时她也被安排去码头迎接客人,并给他们介绍一下沿途的有名店铺和特色小吃。下午和晚上是旅馆里比较清闲的时候,通常她就没有目的地的在岛上逛。迷路了也不要紧,说不定就发现了隐藏在小巷深处、旅游攻略上没有提到的不错的小店和景致,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当时旅馆正好推出了团购住店送风味小吃的活动,于是,出去采购风味小吃的工作落在了Melissa的肩上。这可真是一项愉快的任务,她尝遍岛上名小吃,也把这种体验分享给了住店的客人。

Melissa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发邮件给她,说很羡慕她的生活,也想这样开始一段旅程,但由于现实压力或是没有时间,不得不放弃。Melissa说她这种时候就会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时间是用来浪费的”。有些事情不用想得太复杂,就把这段时间看作一个调整身心状态的好机会。

在她出发前,她不是没有过顾虑:我适合一个人旅行吗?我将会面临着什么?我这样做是不是太奢侈了?但等到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采取行动后,她发现,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亲自经历后才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Q:知道间隔年的概念吗?

A:知道。我看过《迟到的间隔年》这本书。我觉得我也是间隔年旅行,只不过时间可能短一些,而且是旧的工作和一份我更喜欢的新工作之间的“间隔”。

Q:这样的一段旅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

A: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形形的人。我在这里遇到过穷游十多个国家的背包客,零下20多度赤膊登冰川的人……我们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旅行信息,我因此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这正是旅行的魅力之一。

Q:这次旅程是否给你本人带来了改变?具体是什么呢?

A:让我更了解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了。

Q:以后还会继续选择这样的方式旅行吗?

A:当然会!还希望尝试更多的穷游方式,比如沙发客。而且,我以后会带着我未来的伴侣和孩子一起去。

Q:对未来的生活方向有怎样的计划?

A:希望能从事旅游休闲相关的工作。这样工作和旅行就合二为一了。

它们,是“间隔年”的派生――

义工旅行Volunteer Holiday是以慈善主义的精神,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理念去到一个地方做义工的形式完成一段旅程,在这个过程,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当地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的人交流,释放爱心,提升自我。

沙发客 源自一个叫Couchsurfing的全球沙发客自助游网站。它由美国一个叫范特的年轻人于2003年1月1日创立,其创意源于一次国外旅行。出发前,他突发奇想,给千名大学生发电子邮件寻求住宿,结果获得不少回应,这使他萌发了把这种体验推广开来的想法。自从这个网站成立后,其以新奇、省钱的特色迅速在潮人中传播开来。

WWOOF是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的缩写。为1972年在英国率先成立的一个组织,当时的用意是为让「都市人体验农村生活而推出一种「以工换食宿的工作假期。在澳洲、纽西兰、丹麦、哥斯达黎加等数十个国家运作多年,串连全球的有机农场主人与旅人。依据WWOOF的准则,旅人可以到参与WWOOF计划的农场打工,每天只需工作4-6小时,就可赚取农场提供的免费食宿。WWOOF为所有梦想自由地周游世界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Working Holiday Visa 即打工度假签证。它允许旅行者出于补贴旅行费用的目的而在签证颁发国边打工边旅行。年轻人在外国去体验生活,不需要通常的提前寻找工作赞助或者参与昂贵的大学交换生计划。目前对中国大陆开放的国家暂时只有新西兰。

语言英文算是间隔年的国际行旅行中的通用语方,海外义工更是多对此有要求,最好能流利。但穷游的世界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只要语言能力能达到与别人沟通没有太大障碍,就不用把这当成不启程的借口。

《lonely planet》穷游者的圣经,但是实在太厚太重,如果只到一个地区的一个地方或者少数城市,可以到网上搜索打算去的城市的电子版打印下来或直接购买电子版,在版本方面需要注意,它的更新非常快。

【采编感言】

我们每个人总有可能遇到有让人困惑、迟疑和犹豫时刻,一份可能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度让自己热血沸腾的理想或者一段曾经不再美好的感情。解决人生困境的方式很多,选择一段旅程无疑是极佳的选择,以一种“间隔”之前生活的方式,让自己换个时空,去尝试呼吸另一种空气的机会,认识完全不同的人,是新鲜的经历,是喘息,也是寻找和重生。

当年三毛去撒哈拉沙漠的一个由头,出自对于史怀哲医生的崇敬,想和他一样去帮助沙漠里的人们。只是当她收获了与大胡子荷西的爱情后,在沙漠里扎实地生活下去才成为了她人生的主脉――并非说,在所有的旅行中,只有间隔年旅行才是最有意思、最有意义的,但比起那种走马灯式观光购物的旅行,它无疑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感悟传统文化思想与新潮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旅行真正的魅力所在。

开始一段间隔年的行旅,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没有收获。归根结底,我们一切的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更有力,更丰盈,为了更好的在这个孤独的行星上,以自己的方式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儿去?

上一篇:小图标改变大生活 下一篇:食物也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