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时间:2022-10-15 08:00:47

简述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摘要】随着十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农村信用社已不再是金融业的避风港,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从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建设等方面去完善会计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去降低会计风险,使得信用社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拟以分析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的现状,并提出如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内控体系的对策。从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农村信用社规范操作和稳健经营打下基础。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引言

1923年我国第一家信用社建立,当时大部分信用社成立实际的经营管理者前后经历了、农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数次变更,人员进入途径复杂,直到各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的成立,信用社的管理才逐步趋向统一和稳定。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信用社会计内控方面必然面临许多银行所没有的问题。银行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银行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会计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最基本的业务,始终贯穿于信用社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信用社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通过会计账目加以反映、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因而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与会计密切相关,并最终表现在会计核算领域。信用社会计信息系统又是信用社经营决策的支持系统,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完整,直接关系到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内部控制,能保证信用社业务的正常运行、有效防范信用社经营风险,是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点。

一、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要想保证信用社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对其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首先,现阶段的农村信用社会计控制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效果。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尚未真正成熟,农村信用社部分管理人员还未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及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由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总体规划,规章制度大多沿用各大银行的成例,缺少信用社自己的特色,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会计内部控制风险识别方式落后,会计内部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对会计风险识别与控制手段的研究处于被动局面,常常要等到案件发生后才总结经验,难以提前和充分识别新业务开办中存在的会计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现状成因分析

导致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会计内控制度认识不足。金融企业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特别是基层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存在许多误区:一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的简单建立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认为会计内控是稽核、审计和管理层的事,与基层会计人员无关;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会计内控的最终目的

会计内部控制就是为防范会计风险,切实履行会计职能,完成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切实控制会计业务活动过程,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形成的实施方法、措施和程序。完善会计核算内控体系最终目的是强化岗位牵制和完善操作规程,从而有效地避免风险的形成。会计内部控制主要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确保信用社的每个岗位不是简单个体,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首先落实会计岗位的科学设置,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其次要实行分级授权的约束制度,加强会计岗位的监督制约,达到岗位操作规程完善的目的。最终实现信用社会计岗操作规范、信贷岗审查合规、储蓄岗执行准确、联行岗审核严格。

四、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的对策

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农村信用社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严密核算制度,严把会计质量关;建立一支高素质会计队伍,严防风险发生;要加强对会计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内控监督制约,及时处理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点。首先应抓住关键,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健全完善制度,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使各岗位职责之间能够达到交叉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围绕建立合理的分级授权制度,严格区分工作程序,业务范围,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不给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机。二是提高员工与管理层内控意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信用社会计核算队伍,是内控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择优录用,把好进入关。以人为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三是严格奖罚,建立激励机制,从严管人治岗。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会计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以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管相配套的监督体制,上级联社对基层社实行直接监管稽核工作,落实由单一的合规性监管向深层次风险性监督转变,不断提高内控水平。

健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控体系,需要强化会计核算内部稽检监督,加大稽审力度。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内部稽核体制不顺,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权威性、稽核面窄、频率低、质量不高等问题,首先要建立超垂直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稽核体系。其次是健全规章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完善财务管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在会计内控机制上,要强化依法经营,健全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办法,树立勤俭办社的指导思想,提倡增收节支,坚持量力而行,组织财务收入、紧缩财务支出,严禁截留利润,私设“小金库”,侵占集体财务和资金。严格履行财务费用报批手续,坚持制止“先斩后奏,斩而不奏”现象,认真落实“一支笔”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农村信用社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建立和完善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内部管理应当从严抓起,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和柜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规范业务经营行为,制订业务操作规程,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加强印、押、单证等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坚持实行会计业务事后监督和柜员制度执行检查的报告制度,完善会计事前制度制定,事中组织实施,事后监督控制,提高会计控制水平,把防范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活动的始终,从而不断增强内部管理水平,保证各项业务经营无安全事故、无经济案件、无资金损失。从而促进信用社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青.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金融,2012(12)

[2]蔡国华.浅析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控制状况[J].东方企业文化,2013(05)

[3]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4]郑绪宝.论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金融经济,2010(24)

上一篇:河南省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下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改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