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15 07:57:39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摘 要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本文从备课、讲课、课后总结等几个方面,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备课 讲课 课后总结 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ome Experienc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ost basic 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from lesson preparation, lecture, after school summary aspects, talked about some experienc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lesson preparation; lecture; after school summary;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确保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处理好备课、讲课、课后总结等几个环节。

1 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环。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备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案设计、资料收集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往往两小时的课,需要付出十倍甚至更多时间来准备。

1.1 备教案

教案是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和脚本,是教师的备课结晶,讲课的依据。教案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督促教师加强备课,对所讲授内容有一个总体和具体的规划,为以后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撰写教案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要有“实战感”,即撰写教案时心中要有课堂;(2)以个人钻研为主,集体研究为辅;(3)教案不同于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与教材内容的挪列。教案中应体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中心,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教育的要求等;(4)简繁适宜,因人因内容而异;(5)格式多种多样,可以使用提纲式、详细式、讲稿式等格式,以使用方便为宜;(6)教案要反复修改;(7)期前备课中应该写出大部分教案。

总之,一份优秀教案应该是:观点明确,精心设计,启发诱导,注重能力,突出重点,方法备奇,提纲挈领,详略适宜,使用方便,形式不拘。

1.2 备授课对象

课堂教学活动除了要做足教案准备工作以外,还要准备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调研学生的基础、心态和期望等概况。一是通过学生的直属管理者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基础知识等情况;二是通过其他任课教师反映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课堂表现情况;三是召开师生小型座谈会,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想法、意见、建议及期望。例如调研中发现有个别学员有“混日子”的想法,上课睡觉,看杂志等陋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中作好充分地考虑,采取相应引导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备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1)“填鸭式”教学。一般情况下,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模式。即: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引言—讲课—小结”。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提问设问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吸收、积极创新、及时反馈,有效的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主要精力专注于自身“教”的过程,容易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缺乏对知识的理解、筛选、过滤和转化。这样讲课的结果只会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备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授课对象的特点,准备其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列写讨论提纲,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就既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将问题一一解决,最后教师点评归纳。

(3)案例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一个案例作为课程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能够迎接不断面临的新挑战。例如:在讲授“发动机转速表”时,引入“小转速不指示”的案例,此为“提出问题”。由此案例勾起学生兴趣与求知欲:“为什么小转速不指示?”继而“分析问题”。通过讲解转速表内部构造及原理,使学生对案例原因逐渐给出清晰答案。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用原理与构造知识分析案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讲课

讲课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环,是备课的延伸。讲课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课前备课,更取决于课堂讲授时教师本身的素质、口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等。

教师本身的素质体现在最基本的教学基本功上,即“讲、写、演、画、态”。

讲:讲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授课口才、技巧与幽默感等,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面,注重知识累积,在本专业和本教材之外,多阅读一些参考资料和各种各样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等,经常性地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媒体上、网络上出现的新闻、词汇并了解其含义,并将其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内容灵活、有机地穿插到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讲授语言要求:规范、清晰、简洁、准确、生动。

写:“字如其人”,设计合理的板书配合美观的字迹,往往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其对教师的好感,进而提高学习课程的兴趣,甚至留下长久或终生的记忆和影响。好的板书应该编排有序;布局合理;标题醒目;重点突出;书写工整;大小适当;讲些配合;擦写适时。板书的类型一般有刚要表达式,文字关系式,参数联系式,要领口诀式,对比排列式,图文结合式等。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讲课内容不同、讲课方式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板书类型。

演:讲台如舞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教案好比剧本,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多媒体好比道具,课堂教学就好比教师表演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对于剧本演绎是否到位,多媒体道具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演的好,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直观形象,新颖生动,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反之,观众听的看的没劲,演员对表演也越来越失去自信。课堂教学质量随之下降。

画:板书不仅包括文字部分,有时候还包括板图部分。清晰美观、简明醒目、大小适当、与课堂讲授相得益彰的版图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板图一般包括剖析概念图,揭示关系图,递进关系图,正误对比图,小结归纳图等。板书、板图是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是备课的结晶,是教师课堂讲授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因素之一。其意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2)促进学员思维发展;(3)强化学员记忆;(4)集中学员的注意力;(5)备忘或补遗,延长信号作用时间。为了配合课堂讲授以及多媒体的使用,板书、板图应当在课前备课时做好精心设计。

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仪表仪态也非常重要。着装得体、精干,还是脏乱邋遢;眼睛注视学员,炯炯有神,还是只专注于天花板或某一个地方;表情热情专注,真挚可信,还是从头至尾板着脸;举止潇洒自然,落落大方,还是扭扭捏捏;手势形象有力,准确得当,还是讲授过程中存在孤僻动作;等等。着装、眼神、表情、手势等处理不得当,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愉快与反感。

教学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这与教师平时注重积累、注重训练、课后及时总结等习惯密不可分。

3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活动质量能否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讲课结束后,教师通过回顾以及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将上课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上课更新教案、选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基本功的原始积累。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扬长避短,教师讲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邵文.关于如何讲好一堂课的十个问题.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

[2] 周明儒.谈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 赵晓华等.浅谈上好每一堂课.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