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10-15 06:41:58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探讨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逐渐下降的问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时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模式,通过该项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时遇到的问题。分层次教学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分多项进行评分,然后根据分值计算结果按不同分段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学习领域,最后再分类分标准对其进行考核。通过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发挥特长,还为其今后就业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TP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78-02

基金项目: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QJG1209)

作者简介:莫洪武(1980-),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技术。

1问题产生的背景

进入12个五年规划之际,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生源的人数逐年下降,高职高专院校争抢生源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部分高职高专学院的生源出现严重不足现象,导致生源下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适龄人口减少,导致生源总人数逐年下降。图1是广西从2008-2012年5年内参加高考考生人数的变化,其它省区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2)本科设置二级学院或开设高职学院,抢走了很多高质量生源,其它高职高专院校只能从剩余的考生中争取。

(3)中等职业院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申办高职等,使高职高专院校数量逐渐增多,因此每个高职高专院校能够分得的生源数量也逐渐减少。例如,广西2006年高职高专学院的数量为34所,2012年增加至39所;广东2006年为65所,2012年增加至75所。

(4)地域限制导致身处二线城市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招生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缺乏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生源数量滑落非常大,有些院校停办或被兼并。

(5)读书无用论逐渐蔓延。很多学生读了大学之后,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无法降低身份从底层做起,很多大学生即使参加了工作,工资还不及初中毕业的产业工人。由于受这些现象的消极影响,很多学生放弃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由于上述因素,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不能按计划招满,2012年广西只有不到65%的高职学院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招生任务。即使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能够按计划招满生源,但是其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在开展教学实施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高职高专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已经无法再适应教学的需求。本文针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设《程序设计》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本学院学生素质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①生源多来自于农村,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少,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②学生通过中职招生进入,没有经过高中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技能基础,但英语和数学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在继续深入学习时遇到较大困难;③学生高中基础不同。2012年广西高职高专最低分数录取线跌至120分,最高的录取分有400多分。巨大的分差并不是偶然,不同分数学生在自律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程序设计》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多种不同生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3《程序设计》分层教学设计

根据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针对《程序设计》课程自身特点,按照4个环节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3.1学生基本情况分类

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摸底,通过网络从入学分数、兴趣爱好、计算机与英语基础和性格等4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计算每一个学生的分值,最终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分值段范围。

(1)分数分类。分为400分、300分、200分和100分4个层次,分数越高的学生基础越好,自制能力与学习能力越强。

(2)兴趣分类。非常感兴趣、一般感兴趣、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兴趣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原动力,当学生对《程序设计》有兴趣的时候,再难的程序也容易攻克。

(3)基础分类(英语和计算机);基础非常好、基础一般、基础不好和非常不好,计算机与英语基础越好,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时越容易上手,更容易理解程序设计语言。

(4)性格分类。温和内向、温和稳重、活泼外向和热于交际,性格温和适合从事程序开发与设计,性格外向适合从事业务与销售等工作。

3.2岗位分层

根据学习《程序设计》之后可从事的专业方向和岗位进行分层每一个层次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难易程度不同,在这里主要分为如下6个层次:

(1)系统项目设计层次。了解整个系统项目的开发流程,熟练程序设计,熟练搭建开发与运行环境。

(2)系统程序开发层次。熟练程序设计,熟练搭建开发与运行环境。

(3)系统网站美工层次。了解程序设计,擅长系统网站美化。

(4)系统运行与维护层次。熟练搭建开发与运行环境,能够配置数据库。

(5)系统销售人员层次。了解程序设计,熟悉系统基本功能,能与用户良好沟通。

(6)系统信息管理层次。了解程序设计,熟悉系统基本功能,熟练使用系统各功能进行信息管理。

3.3课程教学分类

根据学生基本情况综合分值进行课程教学层次分类,分别以14分、12分、8分、4分作为分割点,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得分情况划分学生分类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略有区别,具体划分如图2所示。

3.4分层考核

根据学生分层次教学的内容,分别制定技能考核与知识考核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使每类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4分层次教学实施效果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4级开始开设《程序设计》课程,进行过多次课程教学改革,从章节教学到项目教学,从专业班级教学到分方向教学,每一个阶段对不同学生要求始终是一样的。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样的标准导致在授课时的效果形成巨大反差,2006级之前的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与实验时都比较认真,课程成绩优秀率和毕业设计的优秀率可以达到25%,而从2007级后,在逐渐降低难度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却仍然无法学习下去,最终能够保持兴趣的学生不到10%。

经过《程序设计》教学团队与软件公司深入研究与探讨,最终决定从2009级开始采用分层教学、分层考核的办法,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深入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相应领域获取知识与技能。

通过图3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秀率可以看出, 2004-2008级学生在两个方面的优秀率逐渐下降,而在从2009级开始实施分层次教学之后,学生的两方面成绩得到快速回升。因此,通过采用分层次教学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在其所学习的领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都比较好。

5结语

本文针对学生素质下降引发的教学难度提高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程序设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最终应用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之后的学生教学实施中,发现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分层次教学体现了如下几点优势:①90%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兴趣浓厚,取得的成绩比原来有较大提高;②学生获得了学习自信心,不会因为原来的学与考核标准导致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现在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成就感;③可以很好地为各类竞赛选拔人才,针对不同的特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④校企合作时更容易挑选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通过《程序设计》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源素质下降而引发学生学不懂、学不好等问题,为今后其它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德山,刘小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分层次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2).

[2]王建华.高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3]肖海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浅析[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9).

[4]刘德山.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3).

上一篇:线性时间复杂度排序算法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高校微型学习资源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