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政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10-15 05:28:41

关于和政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和政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陇上绿色明珠”、“古动物化石之乡”、“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等美誉。近年来,和政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编制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旅游服务功能,基本形成“五彩扇形”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也存在旅游资源潜力开发不深,旅游产品单一,对外形象不突出等问题,为此,本文建议引进旅游娱乐项目,建设高标准的宾馆饭店,亮化、美化、净化和政县城,在古动物化石博览苑设立“和政县旅游集散中心”,使其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旅游集散中心;在松鸣镇建设“松鸣岩大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 全力开发古动物化石资源,将古动物化石品牌打造为和政县的旅游名片;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潜力,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灵魂;建设高档次的花儿剧场;邀请著名导演创作“古动物的伊甸园新花儿的狂欢节”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节目,使其成为和政县的文化形象;开发太子山森林寻宝、登山探险、金顶观光等旅游项目,再创和政生态旅游品牌。

[关健词]和政县;旅游资源;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K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65-02

一、和政县旅游资源现状

和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史称金剑、宁河,位于甘肃省临夏州南部,辖5镇8乡122个行政村,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县城平均海拔2200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7%,植被覆盖率85%。

和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和政是连接藏区和中原的纽带,地处兰州―拉卜楞―九寨沟旅游黄金热线上,县城距兰州市90公里,距临夏市25公里,康临高速公路连通东西,和合公路贯穿南北。

和政县内青山绿水,高山平湖,自古就有“陇上绿色明珠”之美誉,近年又荣获“古动物化石之乡”、“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等称号。和政县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独特的山水风貌、民俗风情和众多的文化遗址。“须弥翠色”、“雪山映月”等“宁河八景”久负盛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子山享誉陇原,国之瑰宝――古动物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艺苑奇葩――松鸣岩“花儿”作为“花儿”的一部分列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和政县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和政县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旅游活县”战略,精心培育旅游文化,全力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在旅游规划方面,先后出台《和政县旅游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委托福建华侨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上海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成都聚合旅游咨询公司分别编制了《和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县旅游发展战略策划》、《松鸣岩大旅游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国际建筑大师矶崎新及中建上海院完成“古动物化石世界之窗”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初步设计,北京水晶石设计公司完成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桦林保护馆的初步概念设计。

在旅游开发方面,以松鸣岩、博物馆为重点,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松鸣岩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牌坊门、松鸣塔、浴佛湖等景点,完成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星级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新建松鸣岩度假村、太子山宾馆、花溪夏宫、天桥休闲乐园等宾馆饭店,使松鸣岩旅游服务功能基本完善,2005年松鸣岩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投资4500多万元,建成占地65亩,建筑面积8085平方米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一、二号馆,馆藏化石3万多件,分3纲8目150多个数种,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将和政地区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至此,和政县初步形成了以博物馆、古动物化石博览苑和桦林保护馆、古动物化石世界之窗为主体的古动物化石旅游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改善了铁沟、寺沟、柳梅滩、三岔沟、南阳山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以县城博物馆为轴心,和康路、二新路、和铁路、蒿临路等通景区主干道为扇轴,松鸣岩、铁沟、寺沟、柳梅滩、三岔沟、南阳山等太子山系各景区为扇面的“五彩扇形”旅游发展格局。

在旅游宣传方面,多次制作和政旅游和古动物化石专题片在中央、省州县各级电视台播出,在《新旅游报》、《凤凰生活》、《中国县域经济报》、《鑫报》等报刊、杂志登载和政旅游专版和新闻,在兰州市、兰临高速公路及周边地区树立大型宣传牌,多次在兰州、临夏及县内召开各种形式的旅游新闻会及旅游推介会,旅游信息和优惠政策,与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印制《松鸣岩花儿集》、《和政旅游指南》、《和政旅游地图》等图书资料,制作旅游展板、DVD光盘,每年组团参加兰洽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西安旅游交易会等大型节会,广泛宣传和政旅游资源。2001~2009年先后四次召开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 “和政古动物化石国际研讨会”, 2006年和政古动物化石赴上海科技馆展出。每年举办原生态松鸣岩四月八“花儿”会、寺沟“花儿”会、湫池沟“花儿”会、半草岭“花儿”会及和政秧歌汇演,还举办了旅游文化艺术节、临夏州花儿大奖赛,特别是2005、2006、2011年在松鸣岩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西部民歌歌手邀请赛,全面宣传促销和政文化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开拓客源市场。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切实加大了对生态的保护力度,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严禁在旅游景区内采沙、采石、伐木、放牧、狩猎,严防破坏植被,排放污染物。每年春秋两季植树造林,实施太子山天然林保护工程。挂牌保护名木古树,开通电瓶车,禁止机动车辆进入主景区,减少空气污染。坚持建设和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之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循环发展。

三、和政县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政县已基本形成松鸣岩、古动物化石、“花儿”三大旅游品牌,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旅游资源潜力开发不深,旅游产品单一,对外形象不突出等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少,旅游服务功能不齐全,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除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外,其他景区目前只修建了主干道,景区内基础设施缺乏。现有的宾馆饭店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

(二)形象定位不够准确

目前还没有确定全县统一的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定位,在对外宣传上形象不突出,促销力度弱,客源市场小,对外知名度不高。

(三)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队伍建设滞后,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管理人员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宾馆饭店服务人员缺少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差。

(四)旅游商品体系不健全

旅游娱乐项目少,旅游商品体系不健全,游客逗留时间较短,消费额低,旅游经济效益不高。

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研究政策投资导向,积极争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松鸣岩、太子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主要景区引进旅游娱乐项目,建设高标准的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亮化、美化、净化和政县城,树立旅游城市新形象。在古动物化石博览苑三馆一中心设立“和政县旅游集散中心”,使其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旅游集散中心。在松鸣镇建设“松鸣岩大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集中为松鸣岩、桦林保护馆、大峡等附近景区游客服务,提升景区综合服务功能。

(二)全力开发古动物化石资源,将古动物化石品牌打造为和政县的旅游名片

抢抓国务院、甘肃省支持古动物化石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申报古动物化石开发项目,早日建成古动物化石世界之窗、桦林保护馆、国家地质公园,做大做强化石文章,做活做足化石产业,将古动物化石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树立古动物化石品牌,全力将古动物化石打造成和政县的旅游名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让古动物化石成为和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桥梁纽带。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潜力,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灵魂

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为主,结合和政秧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艺术,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高档次的花儿剧场。邀请著名导演,精心策划,创作“古动物的伊甸园新花儿的狂欢节”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节目,在花儿剧场定期演出,成为和政县的文化形象。

(四)积极开发太子山旅游资源,再创和政生态旅游品牌

太子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雪山映月”是“河州八景”之一,有独特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太子山金顶云雾缭绕,夏天百花盛开,冬季冰雪封山,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人间仙境。景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助游人与日增多,开发潜力巨大。随着今年景区内主干道的竣工,开发时机已趋成熟,建议开发森林寻宝、登山探险、金顶观光等旅游项目,在海眼等主要景点处立碑叙事,太子山下建露营帐篷,半山腰设登山接待处。寻找秦太子扶苏或西秦国王乞伏炽磐征战的痕迹,探求海眼、冰糖石、猩红洞的奥秘,登临太子山金顶观日出,看云蒸霞蔚、万仞绝壁、苍山逶迤,体会“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感觉。

上一篇:苍山,是一句诺言 下一篇:略论刀郎人与罗布人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