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5 04:56:21

折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折纸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折纸过程中发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的问题,并运用几何学知识加以解决.折纸可以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这使得折纸逐步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成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工具.初中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如果能够把折纸活动引入课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起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联系,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折纸在定理推导中的运用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

(1)操作用纸:长方形纸.

(2)操作步骤:①在长方形的AD边上任意取一点P,过点P、B两点折叠,折痕为PB(如图1);②以同样方法再过点P、C两点折叠,折痕为PC.得到PBC(如图2).

(3)观察与思考:在PBC中,三个内角∠BPC,∠PBC,∠PCB的和为多少?

(4)思维引导:由于长方形对边AB∥BC,故可得∠PBC=∠APB,∠PCB=∠DPC,从而把PBC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一个平角上,得出PBC内角和为180°.

(5)定理证明:根据折纸所得的思路,引导学生过三角形一个顶点作对边平行线,完成定理的证明.

2.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推导

(1)操作用纸:长方形或正方形.

(2)裁出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方法:①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一组对边与重合对折,折痕记为(如图3);②将点A折到EF上,且让折痕通过点B,折痕记为BH(如图4);③把ABH剪下,即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3)性质探索:过点H把直角边AH对折到斜边BH上,折痕为GH,点A'为点A的对应点(如图5).再把点B与点H重合对折(如图6),可以发现折痕正好为A'G,从而得到AH=A'H=A'B,即AH=■BH.

(4)定理证明:根据折纸的发现,引导学生在BH上取一点A′,使A′H=AH,再过点A′作A′GBH交AB于G,再进行证明.

二、折纸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 ■长方形

《二次根式》单元活动中,给出了常打印纸张的长和宽,让学生通过计算器发现这个比值与■的关系.一般把长与宽的比为■:1的长方形称为■长方形.这个关系通过折纸活动很容易得出.

(1)操作体验

①将A4长方形纸ABCD的短边AB折到AD上,折痕为AE(如图7).②过点A将AD折到AE上,折痕为AF(如图8).通过折叠发现点D刚好与点E重合.

(2)思考分析

由AD与AE重合,得AD=AE.若设AB=1,则AD=AE=■,故长方形ABCD的长与宽的比为■:1.

(3)拓展延伸

①把A4长方形纸ABCD较短的对边AB与CD重合对折,折痕为EF(如图9),所得的两个全等的长方形也是■长方形.

②计算:由于ABCD是■长方形,设AB=1,则ED=■AD=■,故EF:ED=1:■=■:1,可得两个长方形均为■长方形.

若把长方形继续对折下去,每次对折所得的长方形均为■长方形(如图10).

2. 黄金矩形

宽与长的比是■(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人以协调、匀称的美感.

在《四边形》这章节的教学活动中,教材给出了用长方形纸折黄金矩形的方法.为简化操作,可用正方形进行折叠,并用面积法给出证明.

(1)操作方法

①将正方形纸ABCD的边AB与CD重合对折,折痕为EF.②过点C、E两点折叠.③将BC与CD重合对折,折痕为CH;④过点H,将AH折到BH上,折痕为HG,则长方形BCGH为黄金矩形(如图11).

(2)计算:连接EH,设正方形边长为2,BH=x,则CE=■.

SHCE=■CE・HB'=■x,又SHCE=S正方形ABCD-SAHC-SBHC-SCDE=2-■x,得■x=2-■x,解得x=■-1,所以矩形BCGH的宽与长的比为■,故矩形BCGH为黄金矩形.

三、折纸在分析中考题中的运用

图形的变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折叠是一种轴对称变换,每年的中考题中都有很多与折叠相关的题目.用折纸的方法去分析这些题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开阔思路,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例1:(2013 河南省中考)如图12,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

在分析题目前,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尝试,折出CEB′为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并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发现,若B′为直角顶点,则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把AB折到对角线AC上(如图13).若点E为直角顶点,则要把AB折到AD边上,此时四边形ABEB'为正方形(如图14).若点C为直角顶点,则必须把点B折到CD边上,显然是做不到的,故共有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解答即可得出答案.

例2:(2013 苏州市中考)如图15,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后得到AFE,且点F在矩形ABCD内部.将AF延长交边BC于点G.若■=■,则■=(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可设CG=1,GB=k,则AD=BC=k+1,故此题的突破点就在如何用k来表示AB.若让学生动手去折叠一下,在折纸过程中很容易发现,EC可以折到EF上,折痕刚好是EG(如图16),故AG可表示为2+k,根据勾股定得出AB=2■,即可得出答案■.

在折纸过程的不断尝试中,学生会加深对几何问题的理解,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拓展思路,提高思维能力.把折纸技术引进初中数学课堂,利用折纸进行辅助教学,是提高初中几何教学效果的有效尝试.

上一篇: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文科数学学习效率 下一篇: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好问\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