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2-10-15 04:08:14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设计的思路是:复习条形统计图――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动手制作并深化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联系实际分析应用折线统计图。

【教学流程】

一、建立联系,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家里有电脑吗?有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课前对滨海县实验小学四(1)班孩子家庭拥有计算机情况作了统计,制作成一张统计图。

2.出示统计图。

(1)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

(2)从图中你能够看出什么?(纵轴、横轴、直条、数据、名称、日期、单位)哪一年拥有计算机台数最多?如果不看数据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哪一年家庭拥有计算机台数最少?不看数据怎么知道的?条形统计图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3)老师有一个想法,在2007年这根直条的最上端画一条线段,去掉直条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吗?下面的三年的情况也去掉直条呢?

(4)如果将线段缩成一个点,还能够看出数量的情况吗?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将线段缩成一个点?现在这些点表示什么?(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

(5)说说你对现在这幅统计图的感觉?(简洁但不够清楚)有没有办法将统计图变得清楚一些?(用线段连起来)好主意,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连。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6)刚才大家在连线的时候,手运动的趋势是怎样的?(向上抬)说明什么?(数量在增长)这些折线起到什么作用?(变化趋势)从统计图中你能够看到什么?(最多、最少、向上增长)不看数据怎么知道的?(最高点、最低点,折线在向上走)

(7)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上升得最快?怎么看出来的?(数据的计算,线段最陡)陡说明了什么?(上升的最快)板书:陡――快

(8)反过来,平缓,说明上升的最什么?板书:缓――慢。哪一年到哪一年上升的最慢呢?怎么看?(看数据,看折线)

(9)我们将这两幅统计图放在一起,观察一下有什么相同点?(纵轴、横轴、数据、单位、名称、日期)有什么不同点?(直条、点和连线)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势?(可以看出数量的增长情况)

3.(1)在哪里看过折线统计图?(心电图、股市)出示图片。(心电图、股市、20年地震统计图)

(2)其实有许多的事情可以用折线来表示。比如1分钟跳绳,开始心跳很平和,伸出手臂,开始跳绳了,心跳怎样?(逐渐加快,手臂抬起)1分钟结束了,心跳逐渐怎样?最后――恢复正常。

二、学习制图,探讨方法

1.折线统计图也可以表示气温的变化 我们用手势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

2.如果制作折线统计图,先要做一件什么工作?(描点)7时的两摄氏度标在哪里?11时呢?

(教师出示作业纸,等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1名同学到台上展示,要求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

3.我们来看一下制图的过程。请观察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室外温度?

(2)最高气温是多少?怎么看?最低气温是多少?怎么看?

(3)几点到几点气温上升得最快?怎么看?几点到几点气温下降得最慢?怎么看?

(4)几点到几点气温下降得最快?哪里表示下降?折线的趋势是什么?怎么知道最快的?

(5)从总体上看:几时到几时气温呈增长趋势?几时到几时气温呈下降趋势?

(6)预测一下19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5)你认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既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增减变化。

三、突出细节,完善认识

1.会看图吗?这幅图统计了什么?能感受到什么?(持续上升)

2.现在你知道了什么?能说说每个点大约是多少吗?要想知道准确的数据,怎么办(在每个点上标上数据)所以在画图时,千万不能忘记标好数据,现在老师标上了数据,你猜对了吗?

3.要想知道这幅统计图画的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名称)还要知道什么?(时间、单位)

4.能看懂这幅统计图了吗?如果你是老板,打算怎么做(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说出少进货,应该肯定孩子的发言,再引导学生根据本校的情况选择进货与否。)猜一猜老板的表情。出示哭脸,老板为什么伤心?出示日期:2007年5月。

5.想对老板说些什么?所以在制图和看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对了,要细心,要注意名称、单位、日期等,不要像这位老板那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引导探究,辨析深化

1.折线统计图对于我们孩子也有许多帮助。

老师已经画好了网格?怎么样?找找看116厘米在哪?大家用手指来比划,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成功了?美不美?

2.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省略)把哪一部分省略掉?这里的波浪线和虚线表示什么?现在清楚吗?美观吗?怎么办?(拉大一点)

3.说说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五、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就像是在拼图,先拼上最关键、最大的那一块,然后把其余的部分依次拼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最终拼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整体建构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浮出水面。本节课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下一篇:艺术“头”“尾”,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