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录成为帮助

时间:2022-10-15 03:36:41

当记录成为帮助

20年,只为有人聆听“远山的呼唤”

现在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曲阳县十大杰出青年和曲阳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刘向阳除了继续在拍摄中帮助有困难的孩子之外,就是经常拿着他20年来积累的山区孩子的照片做成的幻灯片《远山的呼唤》四处奔走,到处呼吁,希望这些孩子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关心。但就是这一百多张照片组成的幻灯片却是每一张都来之不易,想想最初学摄影的日子,刘向阳说有几次差点就坚持不下来了。

1985年夏天,就在他快要初中毕业时,家里的一些变故使他不得不含着眼泪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到北京一个建筑工地当了小工。在外打工半年多时间里,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决心学一门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想到了学照相,于是他来到镇上的照相馆,给店里白干活,偷着学艺。时间不长,他就把拍摄、洗照片的技术学会了。

这天,父亲借了300块钱准备买头毛驴种田。刘向阳却背着家人拿上这笔钱,跑到县城买了一台华夏135型照相机,回到家,挨了父亲一顿狠揍……一个山里苦孩子的摄影之路从此开始了。

在父母眼里,一个大小伙子,整天东游西逛地拍照,纯属不务正业,况且摄影是个烧钱的营生,家中哪有钱让他来“烧”?父母的责骂让倔强的向阳离开了家。他来到县城“自闯天下”,白天到乡下为村民拍照,晚上就住在修车修鞋的小摊主租来的破房子里。那段时间里,向阳感受到同样挣扎在社会底层人们的一份理解与接纳的温暖。他自己制造简单的曝光箱自己冲洗胶卷,为了省钱他买大盘的胶卷,再缠成小卷。

1986年秋的一天,刘向阳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到曲阳县西良峪村,在一户人家中,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呆坐在院子里,向阳问:“你怎么不上学啊?”孩子说:“俺奶奶没钱。”

孩子叫李伟,父亲车祸亡故,母亲改嫁他乡,他与奶奶相依为命。老奶奶说起孩子上学的事哭得很伤心,向阳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把身上仅有的几块钱给了老奶奶,还给祖孙俩拍了几张照片,他承诺:“我去想想办法!”照片洗出来后,向阳把它们交到团县委。团县委领导很重视,很快为李伟联系了学校,免了李伟的学费。

这是向阳救助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从那时起,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且这个方向20年来从没有改变过,他说要把用相机记录苦孩子、帮助苦孩子作为他毕生的事业!

爱好摄影的人都知道,各种器材的购买部需要很大的投人。而刘向阳搞摄影不仅需要这方面的投人,在拍摄苦孩子的过程中,遇上自己能帮助的,他经常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现在他每年固定资助的孩子就有10个。这样做,无疑会使家里的生活受到影响,很多不了解的人都问过他,“你家里就没意见吗?”

说起妻子,说起家庭,刘向阳是一脸的幸福。他的妻子李雅洁就是被他的善良和勤奋打动后两个人走到一起的,而那正是他刚起步最潦倒的时候。当时李雅洁是县地毯厂的熟练工,每月工资拿五六百元,她爱向阳所爱,把自己的钱几乎全都“贴”给了向阳,支持他救助那些穷困的苦孩子。1988年金秋十月,向阳在花了八元钱租的房子里迎娶了新娘李雅洁,喜宴只有一桌,都是修鞋、修自行车以及困境中接纳和帮助他的穷苦朋友。他们没有得到岳父母的祝福,直到五年后他们的女儿3岁时,冰冻了5年之久的亲情才得以化解。

向阳是幸福婚姻的受益者,18年来,妻子李雅洁丝毫不改初衷,全心全意支持他救助穷困孩子。1993年,妻子下岗了,生活最苦时,连打酱油的钱都没有,更别提添置新衣服了,妻子毫无怨言。1993年,向阳教妻子学摄影,两人在城西开了家小照相馆。别的照相馆取照片要等三四天,向阳白天黑夜地干,第二天顾客就能取。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妻子就成了女店主,向阳又开始专心地把他的镜头对准山里的苦孩子。

刘向阳说自己家里难一点儿这都不算什么,就是有的人对他说一些风凉话,甚至还有人出于某种目的砸毁他的相机,让人心寒。但是一想到山区里那些孩子渴望的眼睛,他就什么都顾不得了,就一门心思让更多的人听到这发自内心的“呼唤”。

众多穷苦孩子的“干爸”

2006年8月8日上午,向阳再次来到曲阳县孝墓乡耳朵山村13岁的女孩王亚敏家。见到向阳叔叔,亚敏十分高兴,暑假开学后,她就是弘德中学的学生了。小亚敏是向阳救助的第102个孩子。一进院门,亚敏的姥姥就忙不迭地搬出凳子让坐。而小亚敏则拿来一本日记,让向阳修改。原来,这是向阳给她留的作业,每天写一篇日记。

小亚敏是今年3月纳入向阳镜头的孩子。她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与73岁的姥姥及残疾舅舅、小表弟一起生活。亚敏的姥姥含着眼泪说:“供亚敏念完小学,就非常不易了,要不是向阳给了一百多块钱,又联系了河北省佛教协会的资助,亚敏无论如何也上不起学了。”亚敏称向阳为“干爸”,问她为什么这样叫,她说,这样叫更亲。

原来,在向阳个人资助的10个孩子中,许多孩子称他为“干爸”。这其中就有14岁的张腾硕。小腾硕家住路庄子村,如今,他已是曲阳恒州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了。1997年的一天,向阳到这个村小学拍片,发现别的孩子下课都跑出去玩了,只有7岁的小腾硕在教室里写作业。他非常心疼这个孩子,拍下了一组镜头。原来孩子妈妈病死了,爸爸失踪了,小腾硕跟着奶奶生活。此后的8年间,孩子的学费、学习用品刘向阳就包了下来,他还时常在生活上接济祖孙俩。

范家庄乡范家庄村有个叫李娇的女孩儿,父亲身亡,母亲改嫁,她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了经济来源,辍学在家的李娇终日以泪冼面。向阳得知后,骑车80多里,赶到这个小山村,拍下了她边帮奶奶烧火做饭边读书的镜头。这幅作品见报后,在县妇联的关心下,小李娇重返课堂。

在向阳家里,存放着一大摞厚厚的相册,相册里全是孩子们的照片,他给每个需要救助的孩子建立了档案,并将这些照片和资料贴到网上,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救助。向阳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解读每一张照片的来历:杨晓愉、梁硕、董静莲、牛伟兴……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辛酸而又温暖的故事。在四百多份档案中,除了幸运获救助的102名,还有三百多名孩子充满期待地等候着好心人的救助。

除了关注失学孩子外,今年以来,向阳把镜头对准了病患孩子。曲阳县恒州镇李赵邱村15岁的李翔就是其中的一个。李翔非常不幸,母亲出走,父亲双目失明,父子俩全靠奶奶伺候,后来,奶奶又突然去世。父子俩只能靠村里的救济生活,一年四季,几乎吃不上任何蔬菜。2005年4月23日,李翱突然牙龈出血,被确诊为M3型急性白血病,巨大的打击,把父子俩抛进了绝望的深渊……

“咱县不是有个热心人刘向阳吗,给他打个电话试试!”热心的乡亲说。

得知李翔的情况,向阳骑上摩托车飞速赶到医院。看孩子情况紧急,他举起了相机,又掏出了200元钱塞到李永昌的手里,说,别着急,等着我!

5月10日19时59分,刘向阳将自己拍摄的一组李翔在医院的照片和一个求助帖,发到了一个摄影发烧友的论坛“佳友在线保定版”上,并专为孩子在农行设立了一个爱心账号。“网友,伸出你的手,为小李翔点燃生命的希望吧!”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少年、父亲空洞的眼神,父子俩紧握的手……这组颇具冲击力的摄影一下子震撼了整个论坛。

帖子发出后,影友们纷纷跟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心和祝福。李翱共收到近4万元捐款。无极县一位白血病医院的老中医专程来看李翔,并免费提供中草药,几个月过后,奇迹发生了,李翔完全康复了。

紧接着,又一名病患儿靳旋因为他的发现呼吁得到救治;恒阳中学即将高考的19岁女孩马兴伟,因肺结核性肠粘连,生命垂危,在向阳的帮助下,得到社会捐款4万多元;由向阳发现的12名孤儿被河北佛协弘德家园收养;大山深处只有一名老师的下岸村一所教学点因为他的发现和援助,得到了爱心人士捐助……

曲阳县365个村,几乎村村部留下了向阳的足迹,每个村干部手里都有向阳留的电话号码。向阳说,只要有孩子们上不起学的、有特殊困难的,请拨打我的电话!

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个电话号码就是一组普通的数字,可是对于山里的渴望通过知识和医疗来改变命运、挽救生命的孩子来说,那就是一串希望的号码,一串可以找到创造希望的“干爸”的神奇数字。

是今天的记录,更是永不停止的帮助

在采访中憨厚的刘向阳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也不会说啥。”其实他不知道,有了那些厚厚的相册,有了身边那些证书,有了孩子们情真意切的信件,他还用说什么呢?哪里还有比这些更有说服力的语言?

刘向阳说他从小是个苦孩子,摄影不仅帮着山区孩子圆了梦,也带给他很多。2000年,他在《中国摄影报》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的摄影比赛中获二等奖,由此获得了免费去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摄影研修班深造一年的机会,也算实现了他一直不曾放下的上学的心愿。在那一年里,学会了使用电脑的刘向阳,觉得天地一下子开阔起来。他在毕业时放弃了去北京一家著名报社的机会,他说他离不开那些孩子,他们是他永远的创作源泉。

是啊,当相机的记录成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帮助,还有什么选择是更有意义的?

上一篇:恋上温暖恋上城 下一篇:于辉 生命像花儿一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