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缘于一点改变

时间:2022-10-15 02:24:41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钠能与水反应吗?

[猜想](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是否直接进入实验)

[演示实验](钠与水反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老师首先示范讲解是必须的)把钠(如绿豆大小)投入盛水的烧杯里并盖上塑料片。

图片1

[小结与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得出钠能与水反应;体现钠相关的物理性质。

[提问]如果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

[提问]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分析]从组成元素角度来分析得出生成物中有氢气、氧气、氢氧化钠,或者还有氧化钠、过氧化氢和氢化钠等(视学生给出的情况来作分析或留作课后思考)

[分组实验](创新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气体的检验:将盛有2/3体积水的2×20L硬质试管放在矿泉水瓶中;将铁钉扎进3×3×3L钠粒(钠粒浸过石蜡油)的中央(尽量不要刺穿),然后将其放入试管中;用划着的火柴点燃试管口的气体,你将听到爆鸣声和火苗由外至试管中内的水面(此处为氢气的检验或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氧气)。

2.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将无色的酚酞滴入试管内的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3.其他物质的检验等(视学生给出的情况来作分析或留作课后思考)

[小结与分析]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深化理解钠与水反应。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再反回去分析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此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标出电子的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视频与小故事](钠的爆炸实验略)

[思考与讨论]如何保证实验安全并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盖上塑料片;钠粒大小;反应温度;反应环境;反滴稀盐酸等)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结]让学生反思、小结,体会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1.本节课采用“引导――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性质。一个恰当的提问,一个创新的实验,一段难忘的故事,都会给学生以好奇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求知欲望。

2.本实验教学中酚酞在钠与水反应后滴入,使层次感更为突出;增加了气体的检验就更为完整以及便于理解;反滴稀盐酸彰显环保意识;复习回顾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3.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它们相辅相成。通过本实验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化学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和加强环保意识是最为重要的。

4.本创新实验一裹、一扎、一矿泉水瓶简单的让人藐视。它其实是我实验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凝聚着我的智慧和心血。本实验在我严格监控下完成。如何让钠和水反应慢下来,使我们都能从容不迫而不致于心惊肉跳,因可能爆炸伤害我们,给心灵留下创伤,拒绝实验,拒绝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设计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仅是停留在想象当中,否则想得天花乱坠也是然并卵。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文件操作 一拖了之 下一篇:精心设计课堂 化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