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治疗的注意事项探讨

时间:2022-10-15 01:59:23

摘要:目的 详细了解药物的作用及输注时的注意事项对正确输液可起到导向作用。方法 论述临床医生的处方配伍、药师的处方审核、护士的加药、输液器具的合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液体治疗中注意各项问题,对正确输液治疗起导向作用。结论 对医护人员、药师、患者、器具及环境均严格把关,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关键词:液体治疗 处方配伍 药物相互作用

液体治疗通过静脉输入各种输液,使病人体液容量、成分、渗透浓度维持或恢复正常,使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得到补充,使疾病得以治疗。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的处方配伍、药师的处方审核、护士的加药、输液器具的合理使用、患者用药期间的监测观察等各个环节无论哪里出现错误,都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1.处方配伍

1.1溶剂选择不当 因药物的化学成分,pH值不同,混合后易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有些变化肉眼难以发现。如水溶性维生素说明书中注明,应以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滴注。但临床使用过程中经常与氯化钾、谷氨酸钾等电解质药物放在同一输液瓶中;单瓶脂肪乳剂中不宜加入电解质溶液,脂肪乳剂是油相、水相、乳化剂组成的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能发生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加入电解质可能破坏乳化膜,增加乳剂的不稳定性。

1.2药物相互作用 右旋糖酐与丹参合用临床显示可提高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但近年来ADR监测显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右旋糖酐配伍用药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致死、心跳停止等严重不良反应,因为右旋糖酐为血容量扩充剂,具有轻度抗凝作用,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等作用,可使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增加,二者合用,组织中细胞外液的水分子进入血管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 羟色胺等化学递质,可使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易诱发ADR。氨茶碱注射液中含有碱性附加剂乙二胺,当氨茶碱与维生素C注射液二者配伍易析出茶碱使溶液浑浊,同时促进维生素C氧化分解,内酯环水解后,聚合呈色,混合液颜色加深,聚氧乙烯蓖麻油聚合物( CrEL)作为紫杉醇的附加剂,通过形成胶团将难溶药物,将紫杉醇包裹在高疏水区,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当配伍其他亲脂性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依托泊苷等,二者竞争性结合胶团的结合位点,使后者血中游离浓度降低,清除率降低,毒性增加。因此临床需要时,应将这些药物先于紫杉醇给药,以降低毒性。

1.3 药液配置后存放时间过长 药物配成溶液后,常因为溶剂或环境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造成药液的不稳定,严重时出现沉淀或变色影响药品质量。如奥美拉唑钠的化学结构中具有亚磺酰基,水溶液的稳定性易受pH值、光线、重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分解产物为砜化物和硫醚化物,出现变色、浑浊,甚至产生沉淀。临用需前将10ml专用溶媒注入冻干粉针内溶解,禁止用其他溶媒,配置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变色。溶解后25℃以下保存,4小时内使用。

1.4热原叠加

目前我国药品对大输液热原有明显确定,但对小针剂无明确要求。联合用药品种增加时内毒素叠加,超过了阙值发生热原反应。

2.配置环境

空气污染是造成配药过程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加药环境中,护士在病房和治疗室间穿梭,操作暴露在空气中,药液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大。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净化的层流环境中调配可避免药液污染。

3.护士的加药及器具的合理使用

3.1加药操作 在输液加药过程中,正确操作要求抽吸药液时手不可触及针栓。因此,必须加强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在操作前,严格洗手;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器不可留置待用。

3.2 胶塞微粒 在加药过程中建议使用侧孔针头。侧孔针头可避免在针头在通过胶塞时将该处瓶塞切碎而使碎屑阻塞针孔。当针头出现半堵塞时,内孔径变小,局部压力增大,可导致向液体瓶推入药物时将碎屑冲入瓶内,造成污染和阻塞血管的危险[2]。

3.3 PVC材质的输液器对一些药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如硝酸甘油和安定等),使医生用药的处方剂量不能全部输到病人体内,从而使疗效降低。采用PVC软袋进行输液可使乙胺碘呋酮12小时后降至60%,川芎嗪8小时后降低26%,卡莫司丁5.52小时后降低25%,芬太尼15分钟后降低25%,环孢素24小时后降低40-50%,他克莫司6小时后降低15%,尿激酶2-30分后降低15-20%,维生素A降低23%,[3]紫杉醇注射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会加速PVC材质输液器中的增塑剂(DEHP)释放,形成白色絮状物[4]。

4.总结

输液在液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详细了解药物的作用及输注时的注意事项对正确输液可起到导向作用。合理输液,可使患者在承受最小治疗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医护人员、药师、患者、器具及环境均严格把关,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赵志刚,高海春等.注射剂的临床安全与合理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

[2]蒋应玲,肖艳平. 塑料瓶输液常见问题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14) .

[3]黎玉伦,等. 医用塑料对药物吸附作用的研究[J]. 医学综述, 2008,(06)

[4]吴映蓉,张红银. PVC软输液袋对紫杉醇稳定性影响和其中DEHP溶出量考察[A].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第一作者简介

陈勇,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副主任药师,本科学历。2006年至今任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

包括作者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历、职务、从事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方向等。研究生作者请附加导师简介。

上一篇: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保健措施 下一篇: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