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肟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5 01:14:14

头孢噻肟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头孢噻肟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头孢曲松药物治疗,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症变化,总结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显效率为62.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6%,显效率为32.6%。治疗效果比较中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头孢噻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09-01

下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临床治疗中多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近年来,一项临床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范围的扩大,多种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抗生素的选用成为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1]。本文选取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39.4±9.4)岁。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实验组包括男性患者28岁,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19-71岁,平均年龄为(38.6±10.3)岁,肺炎患者11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0.2±9.8)岁,肺炎患者1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头孢噻肟药物治疗,头孢噻肟药物由葵花药业集团生产,使用剂量与方法:2.0g头孢噻肟+200ml生理盐水形成溶液行静脉滴注,该药物滴注每日两次进行,一疗程为7天。对照组患者行头孢曲松药物治疗,使用方法:2.0头孢曲松+250ml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每日滴注一次,同样7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变化,治疗一疗程后病情无变化的患者在痰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药物使用剂量的调整[2]。

1.3观察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于无效三大等级,其中无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无明显的好转,甚至部分病症出现了加重趋势;有效:比较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症变化,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好转,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指标明显好转,感染病菌基本被清除;显效:患者所有临床病症全部消失,检查指标全部恢复正常,致病菌培养检查中病原菌全部清除。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经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少许不良反应,其中实验组患者在行药物治疗三天后出现了2例轻度腹泻患者,药物使用剂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腹泻患者于一天后自行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热问题,其中2例患者低热时间较短且自行恢复正常,另1例患者低热时间较长,用药物辅助控温。由此可见,两组治疗方法比较中采用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性明显高于头孢曲松药物。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显效率为62.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6%,显效率为32.6%。治疗效果比较中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数据比较

3 讨论

下呼吸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治疗中多使用抗生素药物,随着抗生素药物使用的推广,下呼吸道感染菌株的耐药性不断提升,抗生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断下降。头孢噻肟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于当前的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与头孢噻肟药物极高的抗菌活性有关[3],已经成为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伴随着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致病菌受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会产生β内酰胺酶,该酶能水解破坏抗生素药物中的β内酰胺环,进而降低药物的杀菌性能,致使药物使用疗效不高。在此背景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开始受到重视[4],同时头孢噻肟作为三代头孢抗菌药物的使用也提升临床研究日程,并被广泛应用。本文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研究发现:应用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且毒副作用较小,用药期间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也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头孢噻肟作为抗生素药物,其使用在伴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也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在使用中加强临床观察,以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智.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9(1):153-154.

[2]王国标.七较头孢噻肟钠与头孢他啶治疗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益[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71-71.

[3]廖承广.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816-818.

[4]Ichimiya T,Yamasaki T,Nasu M.In-vitro efect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Antimicrob Chemother,2004,34(3):331-341.

上一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研究 下一篇:浅析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现状和改革目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