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黑水县犬源性利什曼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5 01:01:23

四川省黑水县犬源性利什曼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 要】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寄生虫病,由体小多毛的吸血昆虫白蛉叮咬人和家犬传播,除病人外,家犬是主要宿主。因此,少养犬、不养犬、消灭病犬、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是消除该病的关键。

【关键词】利什曼病;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人畜共患

1 人畜感染现状

1.1人的感染现状

四川省黑水县为犬源型利什曼原虫病流行区,2005~2011年共有56例病人确诊为利什曼原虫病患者。

1.2 犬的感染现状

2009年5月,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与黑水县畜牧兽医局在黑水县境内的该病流行区的石碉楼乡、瓦钵乡、知木林乡、色尔古乡4个乡随机选取93户共105只家犬的耳部静脉血液进行了检测,其中有32只家犬为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30.47%。2010年9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与黑水县畜牧兽医局在黑水县境内的该病流行区的瓦钵乡、知木林乡、色尔古乡3个乡随机选取76户共76只家犬的后肢静脉血液进行了检测,其中有20只家犬为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26.3%。由此可见,四川省黑水县该病流行区存在大量的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家犬。

2 临床症状

病犬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消瘦、脱毛和衰弱(俗称癞皮狗),多数为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患犬。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检测措施

在该病的流行区,定期对农牧户饲养的家犬进行利什曼原虫病的血清检测,掌握家犬感染动态,为采取扑杀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2 扑杀措施

根据对家犬的血清检测结果,对具有阳性反应的家犬采取扑杀措施,并作无害化处理。

3.3 宣传措施

通过广播电视和进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该病的危害性,努力提高农牧民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少养犬或不养犬奠定基础。

3.4 环卫整治措施

按照人畜分离,单独建圈,粪便归厕的原则,改厕改圈。结合新农村建设,强化环境卫生洁净意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定期或不定期对畜禽圈舍、厕所及人居环境进行消毒。

3.5 阻断传播途径措施

该病主要由体小多毛的吸血昆虫白蛉叮咬人和家犬传播,为此,应根据白蛉的生活史采取适时翻挖房前屋后的土壤,堆砌发酵畜禽粪便及垫草,喷洒杀虫剂,安装纱窗门,使用蚊帐等措施阻断或杀灭各期幼虫及成虫,从而截断传播媒介。

3.6 资金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应把检测该病和防制该病所需的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之列,确保资金来源。

4 小结与建议

无症状感染家犬在利什曼原虫病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犬的感染率越高,当地人群患利什曼原虫病的发病数越多。因此,少养犬、不养犬、消灭流浪犬、无主犬及病犬和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是从根本上消除该病的关键所在。同时,建议科研部门研制含有驱白蛉药物的套圈,用于栓养的家犬。

上一篇:浅析狐狸配种技术 下一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症状和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