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强化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时间:2022-10-15 12:12:26

浅议如何强化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房屋的灵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还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与企业的市场声誉,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重点分析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房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导致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出现问题的因素

据调查统计,我国21.2%的建筑工程都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也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后,得出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参与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不能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对各个各环节的管理不到位是导致工程问题的主要方面。

1、 造价因素

很多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而不断抑制成本投资,但过度压低工程造价往往会适得其反。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与工程造价大小存在直接联系,工程造价过少则会给施工方造成很大的作业压力,施工企业受到资金限制而难以购买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在管理经营方面的工作无法全面到位。房屋建筑工程中,其材料成本消耗比例很大,工程投资过小则直接影响了使用材料的质量、性能,这些程序的缺少会对后面的施工带来影响。此外,在施工进度上也会受到工程造价的阻碍,缺少足够的施工人员导致了房屋建筑工作不流畅而延长工期。

2、 设计因素

房屋建筑设计能够为后面的施工操作进行指导,这是保证工程作业有序进行的基础。屋面防水的设计时,常会观察到带女儿墙的屋面存在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的问题,设计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时安排不当,这些都是设计环节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此外,部分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采取空心楼板,没有考虑到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加套管设计,给房屋的渗漏带来隐患。对于楼地面的设计多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作业则会给地面和天棚带来裂纹问题。

3、 施工因素

施工时房屋建筑质量影响的重要时期,施工因素导致房屋建筑质量不达标体现在多个封面。施工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很多工程单位在人员采纳上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多数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参加专业培训或取得专业技能证书则上岗就业,这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是难以保证的。一旦作业人员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完成任务,则就无法保证施工环节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特别是很多没有受到专业训练的农民工参与建筑施工,大大降低而来施工作业队伍的作业水平。

4、 监理因素

施工现场监理工作缺失是导致房屋建筑质量不达标的另一因素,没有专业的监理团队将使得工程施工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给质量检测工作带来不便。少数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与建筑专业不符。有的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不全面,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审查环境把握不当,这些都给工程管理添加了难度。而少数项目监理机构在工作上没有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导致很多质量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

5、 材料因素

选择哪一种材料就觉得了哪一种施工方案,材料选择不当同样会影响到房屋工程的质量。例:选择防水工程沥青的品种时,很多方面都会给建筑施工质量带来影响,油毡的质量和品种、抹灰用砂含泥量控制等,木门窗木材品种的确定,这些对于工程质量影响甚大。当材料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工程单位没有及时组织检验人员审核材料的质量则直接投入使用,这就影响了材料性能的发挥,影响到了建筑的使用。从目前整个建筑行业情况看,因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导致的质量通病尤为多见,其对建筑质量带来的影响也很大。

二、改进高层房屋建筑质量的正确措施

1、创建体系,完善制度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形式,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对当前的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结合现代化建筑指标体系,积极更新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具体操作可参照《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来成立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工程管理。项目经理要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从日常施工操作环节掌握好工程质量。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大力倡导“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等不同政策,只有把不同的规定内容执行到实处,才能借助于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2、 搞好检查,控制质量

为了从根源上防范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则必须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工程单位应该重视检查队伍建设,安排专业人员坚持“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实施“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策略,检查人员和施工人员一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为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之间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而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完全相同,都应该对用户提供高质量,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如果工程单位在管理时,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方面遇到冲突后通常都需要将质量管理当成重点。所谓的施工矛盾主要是针对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大这一情况,优势工程管理者会忽略质量检查这一环节。因此,必须要树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权威性以提高检查水平。

3、 全面准备,互相交流

施工前期做好工程准备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房屋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尽早达到施工现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布置准备。遇到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时,建筑方需组织各个项目部进行内部参观,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广泛交流,安排各个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借鉴先进的施工经验等。

4、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技术是房屋工程施工的重点,其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施工技术因素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活动息息相关,除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包括设备、数据、检测技术以及检测的正确性和精确性等。重视施工质量管理,树立质量观念,需要从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为着眼点,强化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正确性,以施工技术进步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持续改进。强化施工技术对于施工质量的保障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在企业内部营造技术氛围,重视先进施工技术的培育和引进。其次,早努力提高工程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这些观念主要包括安全第一观念、预防为主观念、服务客户观念、数据为准观念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并重观念。最后,大力提升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素质,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主要表现在对工程设计图纸的正确理解能力以及施工技术正确落实能力。施工活动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质量规划和目标实现能力,识别质量问题及异常的能力。施工技术人员应以精湛的技术、一丝不苟的态度切实落实质量标准和规范,努力为建设优质工程而努力。

5、 材料管理与控制

工程建设原材料是施工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构成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需要以建设原材料加以支撑。所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的质量好坏之间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缺乏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原材料,空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与保障,就显的没有意义。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做好材料计划的编制、材料验收、材料复核等工作,每个环节都应当本着认真、认真、再认真的态度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2.规范材料采购程序和行为,以工程设计对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作为前提,在复核预定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对入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于不达标的材料或有损坏的材料坚决不允许其流入施工现场。加强材料的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只有做好材料各项活动的控制工作,才有可能从总体上为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提供助力。

综上所言,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无论是工程单位,还是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要全面树立质量意识,在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量的同时尽量提升质量水平,这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袁海龙.国外建筑质量管理动态[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4): 25-26.

[2]石贵龙.中外质量管理之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7):47-48.

[3]闫长勇,张起昕,郑景文.浅谈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4):55-56.

上一篇: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下一篇:轻轨与城市道路衔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