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22-10-14 11:02:48

关于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信息技术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发展快,对以往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新课改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息技术课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容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新课改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一、更新学校教学管理观念

信息技术课应纳入常规教学管理,既是必修课,学校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晴雨表,学校得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学科观,及时更新电脑室设备,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重视。

二、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非常快。教材中所提到的软件,市场上已有更新的版本;更好的软件能使某一应用更方便、实现更好效果。信息技术教材,在发下来几周后,有很多学生就基本上找不到这本书在哪了。在使用教材时,我们的教师不可能每一个软件都能讲到,因此应教会学生逐类旁通。另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处理。

三、学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三大诀窍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我们中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面对一定的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学生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程学习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这些资源可以是老师的预先设置好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nternet上搜索的,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所以学习可以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相对于课本来说,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而且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必须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不知不觉锻炼了其自学能力。

2.动手实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我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电脑的强大的功能――可以看VCD、听CD、玩游戏等,使学生对电脑产生强大的兴趣,在有了这个心理基础上,我再提出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之中奥秘,动手实践。

3.实际应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作为一门专业来学,而是作为当前学习、交流的工具以及为适应将来的信息化社会生活打基础而学的。我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比较趣味的语言来结合一些操作,如在教学量角和画角时,由于学生空间观念还没有形成,很难掌握量角器的摆放方法,因而不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屏幕上认识量角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见量角器的每一小格,每一条刻度线内、外圈刻度。比使用教具演示更清楚,更直观,从而正确认识量角器,为量角和画角做好准备。量角和画角时,动态地显示量角器的摆放方法,变换不同角度摆放量角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在视频台上量角和画角,展示学习效果。这样,教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三者相互交流,明显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文字处理”内容时,可以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插入剪贴画等手段制作班级板报、贺卡和校刊;在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网上学习。我曾经在一次考试中要求学生在一幅画图作品中插入一首诗,有学生就根据诗的意境配上了插图,非常漂亮,我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特点,应该肯定他的长处。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某些方面不够好,就认定他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行。

4.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目标,以及当前课程改革方向,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索、研究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愉快地接受知识,保持充沛的学习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让信息技术教学更有张力,更有魅力!

上一篇:全媒体背景下医院宣传工作路径 下一篇:视唱练耳应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