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4 10:13:01

头痛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头痛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SAH患者54例随机分为头痛宁A组(25例)和对照组(B组29例),2组均在发病后30 h内接受治疗。B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头痛宁胶囊3粒,3次/d,口服,共14 d。结果 1个月内,A组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发病14 d后,A组患者的病情级别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防治SAH后CVS疗效确切,并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宁;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率为16%~66%[1],是导致SAH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头痛宁胶囊(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防治SAH后CVS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共54例,随机分为2组,头痛宁(A)组25例与SAH对照(B)组29例,头痛宁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0~76岁,平均(53.6±12.5)岁。SAH对照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39~75岁,平均(52.6±12)岁。全部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无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无心、肝、肾严重疾病;无白血病及糖尿病。

1.2 诊断标准 全部SAH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过CT证实,部分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病因及观察脑血管痉挛情况[1]。

1.3 分级标准 Botterrell分级法(1956年)分为5级。用药前头痛宁组患者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a 3例。SAH对照组I级7例,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a 7例。1.4 治疗方法 SAH对照组: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应用6-氨基己酸止血,同时镇静、通便等对症处理。头痛宁组除以上常规冶疗外,同时应用头痛宁胶囊3粒,3次/d口服,共用14 d。观察2组患者发病1个月内的CVS发生率,死亡率和再出血发生率及发病第14天时两组患者病情级别情况。头痛宁组和SAH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就诊时间、一般情况、病因、用药前病情级别并发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有可比性。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效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头痛宁A组患者第14天时病情级别较SAH对照B组明显降低(P<0.05),说明头痛宁能加快SA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缩短疗程(见表1)。

2.2 头痛宁组CV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该临床研究表明,头痛宁胶囊能明显降低SAH患者CVS患者的发生率及SAH死亡率(P<0.05),无诱发再出血的危险性,从病情分级上看,头痛宁组也较SAH对照组低。在治疗中还发现头痛宁组对SAH出现的头痛症状也有明显改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头痛宁胶囊不仅对SAH后CVS有效,而且对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缩短疗程,提高了疗效。

头痛宁胶囊是经过科学的筛选,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防风、全蝎、当归六味药材按照GMP标准,严格生产的中成药制剂,临床常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对于SAH的治疗,报道甚少,在临床治疗中,对于SAH的CVS作用明显,分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通过调节5-HT受体功能,有效地阻断了脑膜血管的异常扩张,达到了有效的止痛效果,从而防止了CVS的发生;②目前,主要用于脑血管痉挛的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头痛宁胶囊具有缓解脑血管痉挛作用,从结果看来,可以推测头痛宁胶囊具有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③血浆5-HT降低引起脑部小动脉收缩及较大动脉扩张,小动脉收缩造成脑组织缺血,产生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大动脉扩张引起头痛,而头痛宁胶囊在这一过程发挥了良好逆转作用;④头痛宁胶囊中含有蝎毒多肽,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活性,能够刺激血脑屏障开放,从而为防止脑血管痉挛打下了病理生理学基础。

在治疗中,发现头痛宁胶囊不增加SAH的死亡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但与尼莫地平相比其疗效的可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等.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203-205.

[2] 王桂红.尼莫地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应用的药理学基础.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5(2):96-97.

上一篇:步长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快速房颤的临... 下一篇:自拟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1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