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大树移栽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14 09:52:24

秋冬季大树移栽技术探讨

摘要:早春植树,时间紧任务重,而且也不利于大树成活。秋冬季进行大树移栽正好弥补春季植树的不足。秋冬季移植大树应注意:1、树木的品种选取;2、时间的选取;3、应用好栽植技术。4、抓好后续管理。

关键词:秋冬 大树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 S2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实践证明,在东北地区,对红松、黑松、樟子松、桧柏、红皮云杉、银中杨、小黑杨、蒙古栎、五角枫、水曲柳、稠李、李子等径品种树木进行秋冬季移植,成活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可达95-98%以上。

近几年来,早春旱情严重,气温回升快,树木萌发迅速,造成春季植树时间短,特别是大树移栽植,有效时间更短。往往是树木已长出很多叶子,还强行往地里栽。行成春天栽秋天死的局面。如把作业期提前至2月中下旬,地下正处于冻结最严重的时期,施工成本大大提升。另外,春季施工还与农业生产和建筑工地争工人,也加大了施工成本。更主要的是植物栽后,由于时间短,根系伤口还没能完全愈合即萌芽生长,树木的吸水系统和营养系统还没能完全恢复,致使供给萌芽的养分,只能由树木本身原来积累养分提供,一旦树木原来积累的养分使用殆尽,移植的树木就必死无疑。所以,春季移植大树,成活率比较低。

如何缓解春季植树时间紧成本高的局面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到秋冬季移植大树的几点经验供大家探讨。

秋冬季节植树的好处。

秋冬季气温逐渐下降,水分蒸腾量较低,土壤中水分含量较稳定,植物通过一个生长季,体内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营养。树木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在土壤温度尚高的情况下,秋冬季移植的耐寒树种根系还能恢复生长,只要冬季土层温度不低于10度,根系生长就不会停下。到翌年春天,已伤口痊愈的树木,各个系统完全恢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将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秋冬季移植大树既解决了春季植树适栽时间短、春旱和劳力紧张等问题,又能保证成活,所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植树途径。

移植时间。

大树移植时间,一般自树木落叶至12月中旬前后均可(12 月中旬以后,天气寒冷且每天工作时间短,地下冻土加深,起挖成本增加)。经实践证明,落叶乔木如银中杨、小黑杨、蒙古栎、五角枫、水曲柳、稠李、李子等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移植成活率可达98%;常绿针叶树如红松、黑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桧柏类,可于11月中旬至12中旬移植,成活率也可达99%;东北忍冬、连翘、榆叶梅、丁香等低矮灌木也可于10月下旬至结冻前移植,成活率可达100%。

三、移植树木的规格。

秋冬季移植树规格与春季相同,一般情况下常绿树高应在2.5―7米,落叶树木胸径应在10―25厘米,灌木高度应在0.3―2.5米较为适宜。

移植技术:

(一)、选好树。大树移植首先要选好树。在秋冬到来之前,专业技术人员要会同有关人员,到苗木供应圃地,对将要出圃的苗木进行圃地挑选。将长势好,冠幅丰满又无病虫害的预选苗木进行标记,同时对病残枝进行简单修剪。

(二)、起挖好土坨。树木起挖是树木成活好坏的关键。起挖前要根据树木胸径大小决定土坨大小,一般情况下,土坨直径是树木胸径的8-10倍,深度大于或等于土坨直径的二分之一。起挖时,要以切割为主,尽量不用振动挖掘,防止树木根部土坨散裂。如有散裂,宁可放弃该树,也不要侥辛运到现场。因为,土坨散裂基本判定该树死亡。土坨挖好后,要用草绳缠绕包装,反对用帆布、塑料布、包装袋包装。

(三)、把好吊装运输关。起挖完的树木,要及时运到施工场地。起挖完了的树木,根系的时间越短,成活率越高。运输中要把好三关:一是苗木出圃关。大树由于技干高,冠幅大,又有沉重的土坨,在稠密的圃内,出圃往往比较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经验告诉我们,先对不必要的侧枝进行大致修剪(但不能一步修剪到位,要留有余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意外对主枝条的损坏,留待栽植时取舍)。其次是吊装关。吊装时千万不能用钢丝绳缠绕树干,要将树干用厚棉被缠在树干最低主分枝点处,用软吊带放于棉被缠绕处吊装。起吊时,一定要缓慢抬起。三是运输关。大树装运不要只考虑降低成本,不考虑压坏主枝条,一般情况下,以装载完必用绳简单捆绑,不超高超宽为宜。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剧烈颠簸,还要加强根系保湿。

(四)做到及时栽植。树木运至现场后,要马上组织栽植,以防根部水分流失。栽植前,要将残枝和不重要的侧枝,尽可能多地去掉,以减少营养消耗量。另外,栽植坑要大于土坨直径40-60公分,回填土,一定要用肥力好的种植土。大树下坑前,坑底要垫20公分种植土,同时在坑底放置两根交叉且打有许多小孔的1寸塑料管,管长大于树坑深度5-10公分(土坨低于60公分不必放置),以备浇水之用。

上述工作完成后,还不能忽视对根部包装物-草绳的清除,因为,草绳在下面发酵,“烧”坏新萌发的嫩芽树根。

为了增加成活率,在大树下坑后还没回填种植土之前,可在根部喷洒生根剂(生根剂配比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切不可浓度过大,否则,不但不能促使生根,反而抑制生根),大树栽植深度以树木土坨上面低于地面3厘米至5厘米为宜,切不可深栽。栽植时先不要踩实种植土,以便浇灌水渗至根底。

树木栽植后马上要浇足第一遍水,3天后浇足第二遍水,10天后浇第三遍水。浇足三遍水后踩实种植土封穴过冬。在浇第一遍水的同时,还需要打好防护架。防护架以“井”字架为最好,架护高度大致为树高的三分之一,支架角度为45-50度为宜。固定树干“井”字架,最好使用方木并包上厚纺织物,以防“井”架处损坏树皮。有条件的,也可用建筑钢管脚手架作为大树防护架。

五、后期管理

大树栽植完成后,就进入管理日常管理时期。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前期工作做的再好,管理跟不上,树木一样不能成活。管理阶段重点要做好哪几项工作呢?实践证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浇足早春解冻水。新栽植的大树,第二年四月初要浇透一次解冻水。此次浇水要分两次浇,因为,第一次浇水,地下还没完全化冻,水没完全进入根底。第二次再浇时,水就能到达根的底部了。解冻水不仅能提供大树所需水分,而且还能使大树根的底部提前解冻、提前发芽。浇足解冻水之后,每隔15天浇水一次。

对新移植的大树进行输液。新移植大树,根系破坏严重,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进行营养液补充是必要的。给大树输液要注意掌握好度,不是越多越好,具体用量要看营养液使用说明书。输液高度,袋装滴管式,一般在树根离地面50公分为宜,一次对称输两袋。入针方法是:用等同针头大小的钻头,倾斜45度错位钻孔,入针时不要过紧,以营养液不溢出为宜。营养液输完后,可换洁净清水继续补液。一旦液体补不进去了,就不要再补。正常情况下,不必补充“树动力”之类的营养液,以减少成本。

加强病虫害防治。东北地区5月中旬是毛毛虫害高峰期,对新移植大树危害最大,因为,新移植大树刚刚发出嫩芽,抵抗不了虫害侵蚀,这时要尽早喷药防治病虫害。其它时间,示病虫害情况防治。

特别提醒。新移植的大树,一定要注意浇水,特别是夏天,无论是否下雨,每15天都要浇一次水。千万不能被下雨所迷惑,因为,夏天下雨一般是急雨,顺表皮流走了,没能渗透到树的根部。而这时温度高,树木水分蒸发量大,死树的可能性最大。往往发现树叶萎蔫,还认为是下雨涝的,其实是根部缺水造成的。另外,秋天还有防秋旱水,一般在9-10月份,不要认为树已落叶了,就不用浇水了,这是错误的,因为树木落叶后仍在生长,仍然需要大量水分。往往夏天下雨不浇水和秋天秋旱不浇水是导致树木死忘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