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免费服务并未走向终结

时间:2022-10-14 09:47:13

银行卡免费服务并未走向终结

近期,银行卡免费服务时代终结、告别银行卡免费大餐等报道纷纷见报、网站转载等,一时间沸沸扬扬。“从10月8日开始,目前国内仅存的提供免费服务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东方卡也将开始收费,这也意味着国内银行卡免费服务时代彻底终结。…”(中广网)、“银行卡免费时代终结已经成为现实”… … 一些媒体在不断的披露免费服务终结的相关信息。

但是,仔细解读各家银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不难发现,一些报道反映的情况并不属实或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根据对多家发卡银行收费内容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银行仍然为持卡客户提供很多免费项目的服务,并且,各发卡银行目标客户不同,经营策略不一,免费项目不会整齐划一的取消,持卡人通过选择和比较,仍然会享受到很多无偿服务。

例如:截至今天,中国工商银行仍对所有信用卡持卡人实行交易短信、首年办卡不收费、年内消费满五次免次年年费,本地卡、本地卡与异地卡之间的卡卡转账不收费,本、异地的存款免费,挂失补卡免费等;中国银行对所有信用卡持卡人实行交易短信、首年办信用卡不收费;中国建设银行对所有信用卡免收短信通知费,年内消费三次免年费;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客户免首年年费,消费五次免次年年费,交易短信通知免费;广大银行信用卡首年办卡不收费、消费满3次即免次年年费等。

很多信用卡的发卡银行除实行消费N笔免除次年年费外,还为持卡客户提供“消费积分换年费”的服务,而且使用很少积分即可兑换年费,比如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5000积分即可兑换普通信用卡一年的年费。

相对而言,网点和自助机具投入不足的中小银行则通过部分替客户付费(所有通过银联系统进行转接或使用人民银行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均需付费)的“实质性免费”吸引或挽留客户。如:兴业银行借记卡在异地本行ATM上取款不收手续费;华夏银行借记卡每天第一笔ATM跨行取现免跨行手续费;光大银行ATM跨行取款每月前两笔免收跨行手续费;民生银行借记卡同城跨行取现每个月的前三笔不收手续费等,以此惠及各自的持卡客户。

因此,持卡人可以货比多家、寻找服务最适合自己、免费力度最大的信用卡或借记卡,作为持卡目标,这样,就可以享受到免费或者尽量少付费的服务。

换一个角度,商业银行银行卡收费顾及社会责任。这是相关权威部门2007年年初就银行卡收费进行专门的调查而显示:

针对公众对各发卡银行收取银行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质疑,有关权威部门就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含个别分行)的此类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显示,从各发卡银行提供的部分费用优惠和减免措施来看,各发卡银行在按照市场化经济原则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4月,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针对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众普遍使用的、带有结算账户性质的158种借记卡账户(尤其是工资户、低保户、医疗保险户、社会保险户、代交商业保险户、交通管理卡、公积金户、用于贷款还款的卡账户等)提供年费减免政策;对用于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的账户、特殊弱势群体账户和专用账户等41种银行卡(账户)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调查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收取的银行卡年费中卡片的购入和制作成本仅是很多成本中最小的一个单元,还另外包含了大量的发卡后为持卡人提供的各种售后服务成本。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一个信用卡客户在一个统计年度内持卡消费额在3万元左右,发卡银行为其服务提供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才能持平。发卡银行为保证投入产出比的平衡性,适当收费也是合理的,持卡客户不应固化地在服务与无偿之间画等号而抵触有偿服务。

该调查报告还显示,从相关发卡银行的格式合同内容和告知消费者的方式来看,基本不存在收费条款不透明和欺诈消费者的问题。不过,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格式合同,虽然能够覆盖大部分银行卡服务收费项目,但消费者在申领银行卡时,业务人员多以完成营销任务为目的,不注意提醒客户仔细阅读各类合同上的收费条款、未详细说明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导致大量持卡人在事前没有充分了解收费项目、收费水平、优惠措施等情况下,在领用合约等格式合同上签名确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处理银行卡收费投诉的方式过于简单,往往以“领用合约上有明确的条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等答复消费者,解释和沟通不充分,使得部分持卡客户产生误解。

再转换一个角度看,2007年,基金、股票等投资市场如火如荼,买卖基金、股票前后端都要收费,且“价格”不菲,但参与人群仍然趋之若鹜,心甘情愿的让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证券公司赚钱,而这个领域的成本投入与银行卡产业相比,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只不过没有人在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罢了。

也有一些专门从事中国金融市场研究的学者认为,银行业务收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弥补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部分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服务质量不能同时提高,也会流失一些优质客户。如果未来银行业务进入到全面收费时代,银行更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因为未来认同银行服务优质与否的话语权将更多地体现在客户方。

所以,银行卡产业链中所有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包括各种媒体,对金融业务收费应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不可随意下结论或进行误导性宣传;广大持卡客户也应坚持理性消费银行卡产品。

上一篇:网吧老板:你会招聘收银员吗? 下一篇:王冰洋“败家小姐”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