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儿的猪小哼

时间:2022-10-14 09:16:1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2.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能够想办法帮助猪小哼解决打嗝儿的困扰。

3.了解“嗝儿”这一生理现象,知道正确解决打嗝儿的办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本《嗝儿!》,背景音乐,故事内容图片,小花若干,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过生日导入活动,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有过过生日吗?你过生日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今天有一个猪宝贝,他也过生日,可是他却没有收到礼物和贺卡。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学心语:如何自然地与幼儿分享一个绘本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由幼儿的一个行为引发,可以是餐前的安静活动,也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借由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从自己的故事转移到故事主人公的故事,更能够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阅读部分画面,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办法。

1.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第2~9页,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猪小哼解决打嗝儿的困扰。

师:牛女士帮猪小哼想了一个治疗打嗝儿的办法,成功了吗?(没有。)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帮猪小哼治疗打嗝儿?

2.阅读第10~11、第16~17、第20~21页,让幼儿猜想哪种方法能够成功。

师:小朋友们想了很多办法,猪小哼的朋友们也帮他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猪小哼的朋友们都在帮助猪小哼想办法,哪种办法会成功呢?(老师将每种办法的图片贴在小黑板上。)请小朋友将你手中的小花贴在你认为能够成功的办法的下方。

3.阅读第10~23页,揭晓故事的发展。

师:我们一起看看谁的方法成功了。

师:公鸡、马儿、鸭妈妈的办法都没有成功。你们觉得猪小哼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伤心、难过。)

4.阅读第24~25页,介绍绘本的名字《嗝儿!》。

师:猪小哼终于找到了治疗打嗝儿的好办法,就是一个惊喜。猪小哼因为打嗝儿,很多朋友帮他想办法;也因为打嗝儿,他过了一个很特别的生日,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嗝儿儿!》。

教学心语:首先,教师在拿到绘本后,应该先做一个简单的文本分析,了解故事大意,分析故事结构,简析语言文字。《嗝儿!》这本书,介绍了动物朋友们提供的多种不同的方法以帮助猪小哼解决打嗝儿的困扰,教师可以借由这些方法引发悬念,增加幼儿与教师问的互动,采用投票猜测成功的方式,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介绍绘本的名字可以有很多方式,如开门见山直接介绍,又如让幼儿观察封面图画猜测故事的名称,再如本次活动的这种方式――在讲完故事以后,再揭晓故事的名称。在引导幼儿了解了故事情节之后再来理解《嗝儿!》这个书名,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故事名称的印象。

三、了解“打嗝儿”这一生理现象,知道正确的解决方法。

1、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打嗝儿”这一生理现象。

师:小朋友有打过嗝儿吗?你会在什么时候打嗝儿?

小结:我们吃完饭后很容易打嗝,那是因为,我们在吃饭的过程中,吃得太急,导致大量的空气进入到我们的胃里,可是胃只能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空气,所以空气又从嘴里跑了出来。

2、与幼儿讨论,掌握正确的解决打嗝儿的方法。

师:你有好办法来治疗打嗝儿吗?

小结:可以做几次深呼吸,还可以连续多次屏气……

教学心语:绘本可以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去解读,《嗝儿!》恰好是一个可以从健康领域去解读的绘本。如果我们只是灌输式地让幼儿学习关于“嗝儿”的知识,没有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那么必定会是事倍功半的结果;然而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生动有趣地认识“嗝儿”,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让幼儿较深刻地了解“嗝儿”这一生理现象的特点以及解决方法。

读后留言

妞妞:我打嗝儿的时候,就让妈妈给我拍背,多拍几次就不打嗝儿了。

耀耀:我爸爸最爱打嗝儿了,下次我就教他,让他多做几次深呼吸。

丁老师:这是一本与幼儿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绘本,幼儿通过绘本可以了解“打嗝儿”这一生理常识。幼儿在之后每当听到或看到有小朋友打嗝儿时,就会想起猪小哼,也就会促使他们再次去阅读《嗝儿!》。幼儿在读完绘本后,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在活动中大家分享的办法,帮助小伙伴或是家人解决“打嗝儿”的困扰。

上一篇:肥TT&帅球球的兔子王国 下一篇:全智能狗屋(T―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