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和谐共生

时间:2022-04-08 06:13:26

1946年,“集装箱之父”—美国货车司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发明了以集装箱为载体的货物运输方式,从此使得世界物流业有了巨大的飞跃。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集装箱这一容器已经不仅仅作为运输的工具,而被运用到了住宅、酒店、商店、展馆等各种类型的建筑形式上,使其在经济、文化、建筑、艺术更方面都占据着一席之地。本文对集装箱改造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目的是为了探究兼具实用性和节能环保的一种住宅工业化模式。

集装箱改造房背景与兴起

1.宏观背景

集装箱房屋诞生的大背景:20世纪末,世界集装箱产业呈现出高产出高消耗高淘汰的三高格局,之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物流总量的明显下降导致集装箱淘汰步伐随之加快。在各地货运码头随处可见大量滞留的退役集装箱a,如果把这些集装箱重新回炉冶炼必然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自然环境将造成二次污染,在此境况下,寻找一条绿色环保使用废旧集装箱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于是有人开始将退役集装箱改造成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并很快成为备受青睐的集装箱利用的方式。

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它自身所能负荷的承载力,大批的流动人口加剧人口过剩,造成城市住房的供不应求,而集装箱房屋能解决部分城市临时性住宅的需求。此外,近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频发,一些毁灭性的灾害让许多人流离失所,加上家园的重建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工的,用于救灾的集装箱能为灾区住房问题解燃眉之急。

2.兴起与发展

从20世纪末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了多种形式集装箱改造房屋的探索,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里程碑意义的杰作。例如,早在1995年,建筑师Sean就设计了专业性的用作救灾的可移动式救灾屋——“未来小屋(Future Shack)”,它兼顾救灾物资运输和灾民临时居住两大功能,开创了集装箱用于灾区临时性建筑的先河,同时也为集装箱住宅产业化埋下伏笔;2001年,英国的都市空间规划组织在伦敦设计完成了“集装箱城”(Container City),这也是第一个最具规模化的集装箱住房社区;在亚洲, 2010年,韩国的Anl工作室就在仁川的码头边建造了耳目一新的集装箱建筑,他们并没有按照传统定义的建筑是设计,而是将集装箱设计成了融入周围环境的半封闭公共观景平台。

在国内,人们对集装箱作为建筑改造的起步较晚,我国的集装箱改造房屋大都出现在建筑工地周边,往往用来作为活动板房的替代品。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后,由中集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援建的“集装箱学校”——汶川县雁门中心学校集装化组合校区在汶川落成,这是全国首个大规模的集装化组合校区,可妥善解决灾区约1050余名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这也使人们看到集装箱建筑的高效与便利,更多的集装箱案例接踵而至。

集装箱作为建筑主体的特点

1.作为建筑主体的优势

集装箱作为建筑主体有着固有的优势,首先在最基本的经济因素上,成本低廉的改造方式大大缓解了绝大多数人群的压力;在结构上充分发挥着集装箱原有钢构坚固防水的特点,加上建筑材料主要为钢板和复合材料,建筑相对减少,运输方便;在造型上,现有的集装箱建筑大部分采用模块化组合的建造方式,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外立面简单易设计规划,受力分析容易。

2.作为建筑主体的劣势

与此同时,集装箱由原来作为运输载体的货柜演变为住人用的房屋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完全的钢结构体系在保温隔热方面的性能相对较差;全密闭的空间使采光、通风、排水性能都受到局限;单个集装箱的室内空间只有2.438m宽、6058m长,使用空间狭长窄小。因此,在国内外的众多集装箱改造案例中,设计师在改造箱体时都必须满足建筑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上再实现合理多样的建筑造型,这也应该是我们研究集装箱改造房屋这一论题的重点,使用功能得到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才能有效的服务于人和社会.

对我国城市临时性住宅的反思

在《雅典宣言》中明确的提出,居住是城市四大基础功能之首。中国古人也有“居者有其屋”也有这样一句话,可见城市的住宅问题是最基本又最关键的。今天的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一步步在加快,每年拆迁和新造的建筑量都居全球建筑材料消耗总量的前列。同时,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容积率一直处在过度饱和的状态,导致居住用房和建筑用地的供不应求和大量临时性住宅的应运而生,因此那些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蜗居”人群的住所条件令人堪忧。在我国居民住房这一问题矛盾突出、保障性住房供应系统还不够完善以及临时性建筑需求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针对低收入人群和外来务工人群,应该着力理清不同住房的需求层次,针对客观要求开发一条适合“中国住宅工业化”的道路,在国内建筑行业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给予循环再利用的绿色建筑更多关注,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而探究一条科学合理的集装箱建筑改造方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低收入人群现有的住房矛盾。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记忆表象与中国画 下一篇:居住区儿童活动区色彩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