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企业存储的“第三次浪潮”

时间:2022-10-14 08:59:52

漫谈企业存储的“第三次浪潮”

从商业应用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外置企业存储技术历经了这样明显的三个阶段,或是三次浪潮:

第一阶段是JBOD,俗称“傻瓜阵列”

十几年前我们所见到的存储基本就是这一类,比如当年的IBM、DEC、HP的一些DAS磁盘阵列。这种第一波存储的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性能和容量,可以比较可靠地保持数据。至于可管理性,当时,大家对它无所奢求,也没有意识到还需要什么更多的功能特性,觉得能做RAID已经很满足了。

第二阶段是传统智能存储

随着业务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有人在琢磨:数据存储可不可以管理再简单一点,再多点功能。这就随之诞生了智能存储。这类存储成了近十几年存储市场的主导,以EMC、HDS、IBM和NetAPP为代表。这些传统智能存储出现之初,已经习惯了“傻瓜阵列”的许多用户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智能存储的价值,对智能存储的前景极其疑惑一“我的现有存储(指JBoD)已经足够快、容量已经足够大,可以支持多达几百个GB(当时对TB还没多少概念);再说,智能存储又不便宜,相反,智能会不会意味着新的风险?”

此时此刻,TBOD用户的习惯性思维,加上某些IBOD厂商的危言耸听,的确给初期的智能存储厂商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压力。但其实IBOD厂商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急迫,恐惧是他们心里清楚智能存储的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急迫是他们也憋足了劲要推出智能存储产品。否则,他们的IBOD市场会因智能存储的冲击渐渐被蚕食。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检验之后,众多用户感觉到智能存储有IBOD不具备的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做卷拷贝、可以实现远程存储级容灾、管理比IBOD方便直观等等。至此,一些IBOD存储公司陆续倒闭,传统智能存储逐步替代傻瓜阵列,取得存储市场的主流地位。这才有了今天EMC、HDS、NetAPP的辉煌。

传统智能存储主宰市场的十几年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更新不断涌现,但传统存储的智能还只是一直围绕存储阵列内部针对磁盘级RAID的卷拷贝、远程镜像技术在做文章。随着这十几年的用户审美疲劳,一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就像当年习惯了IBOD存储的用户感觉一样:觉得存储到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即使有什么新技术也没多大意思。但许多专注提升业务应用水平的存储用户对传统智能存储的诸多局限却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比如:

“你仔细看看机房里现有的智能存储,每一个逻辑卷都不得不预留了孤岛式的空闲空间,各自为政,不能被任何其它卷共享。任何一个卷空间的容量短缺都将导致系统扩容,尽管整个存储系统可能有大量空间未被实际使用(因为被其它卷各自独占了)”

“看看业务系统中的数据,70-80%是非活动数据或历史数据,干吗这些非活动数据要和活动数据一样占据高速昂贵的高端磁盘资源?可不可以让存储系统自动为活动数据提供高速存储资源,把非活动数据自动挪入低速、低能耗、低成本的存储区?这样,一方面提高高速存储区的利用率和性能,另一方面降低存储成本。“为什么传统智能存储只可以有几个快照?为什么不能有持续性的数据快照,实现对主存储的持续的数据保护?”

“存储的升级、扩容、容灾系统的规划实施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厂商始终不敢放手、甚至停机?能不能不要那么高成本或兴师动众?”

“能不能让用户更关注业务,从应用角度对存储提需求?而不是让用户应用去迁就那些传统存储厂家的诸多技术局限?”等等。

这一连串的对传统智能存储的质疑,迫使存储技术不得不突破传统存储的局限,朝着面向用户业务应用的按需存储方向发展。这就引发了存储的“第三次浪潮”,出现了“第三波存储”,即面向应用的随需存储。

第三阶段是以虚拟化为基础的按需存储

“第三波存储”把智能的关注点从存储自身内部调整转向了对业务应用支持的功能完善。这种技术是在最近六七年面向市场的,以3PAR、Compellent、Lefthand、Pillar Data、XIV等厂商为代表。并在最近五六年被各大行业用户迅速广泛采用。

第三波存储的推出让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要提供存储资源的按需分配。比如:

“主存储资源自动分配(P$O)”:对于业务应用来说,活动数据需要高性能的快速处理,非活动数据或历史数据需要被可靠保存。这样,应用对存储的要求是,活动数据应被自动存入高速存储介质(如SSD或FC盘),而非活动数据应被自动挪入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如中速FC或SATA磁盘),以节省成本,并保持在线。这样,既可以保证存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系统性地降低存储架构成本。对于传统的智能存储,你一年后的账单信息一旦被迁移到归档存储之后,想即时查询一年前的信息是不可能的,你要向银行提申请特批。而这种主存储资源自动分配的“自动分级存储”技术可以让二级/三级存储里的历史数据也实时在线,这样银行的系统就可以轻松为你提供所有的历史交易信息。你是不是觉得方便了?你的银行的服务是不是提高了?是不是也更有竞争力?

“高级精简部署”:用户可以直接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和增长情况来简单规划存储空间,不必为每个业务/卷预留闲置的孤岛空间。多种业务的存储资源可以在整个存储系统中统一按需调配。这样的存储规划简单了,而且节约成本。

“无限快脓数据保护”:对于信息科技部门人员来说,最担心的是业务非正常停机。众所周知,意外停机的原因一部分是出于硬件和软件系统故障,但绝大部分却源于逻辑错误,像人工误操作或病毒。对于存储硬件和软件故障,厂商可以是责任人;但对于误操作这样的主要情形,IT部门人员往往成了“挨踢”的直接责任人,非常头痛。这时,有了密集快照的数据保护措施,IT人员可以把数据丢失从传统智能存储的数小时缩短到秒级。无限快照的持续数据保护为IT管理人员大大减轻了“挨踢”的长期困惑。

还有像“存储虚拟化”、“远程精简复制”等等。

相对于传统智能存储而言,面向应用的按需存储在对业务应用的随需支持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在提升业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简化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飞跃。

第三波存储厂商已经在存储业界形成了强劲的领导力,并在众多行业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比如NASDAQ和FBI就采用Compellent存储系统来解决传统存储用户所面临的问题。

同样,面对新一代智能存储厂商的发展,传统存储厂商像当年“傻瓜阵列”厂商的所作所为一样,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却强烈感受到业务的冲击,甚至未来生存的危机。一方面,竭尽所能地通过散 发谣言等手法攻击“第三波存储”厂商;另一方面,却在暗自加紧研发,或是直接收购未上市的新型存储公司。比如IBM收购XlV,HP收购Lefthand,Dell收购了EqualLogic。而个别传统存储厂商却左右为难,一些是自己开发的,其它一些产品都是收购别人的,要想做到统一的新一代架构重整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如让用户多业务线地重复购买这些过时产品,短期内赚得收入更高。一旦自己推出按需存储,很明显会很快导致现有产品线的迅速滞销。当然,也要通过市场向用户和商承诺其技术路线,其新一代存储的推出可能是两年后的事。对新技术的遏制能够延缓其对传统存储市场的冲击,但大趋势无法改变。传统存储厂商的明智之举是迅速加强技术创新,缩短与新一代智能存储厂商的差距,以完善面向应用的按需存储技术方案。

Gartner的存储选型建议:

随着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在存储技术方面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对于用户而言,完全可以以应用需要为中心,不必牺牲利益去迁就传统存储的技术局限。用户应该直接从业务的实际需要对存储系统提需求,比如主存储资源优化、动态空间的精简配置、持续的数据快照保护和存储资源虚拟化等等。

宏正数字多媒体播映整合方案

宏正自动科技(ATEN International)近日推出全新数字多媒体播映整合方案(MediaDistribution Solution),此套具备高经济效益的端对端数字电子/视频管理系统,可将单一输入来源的高质量影音信号内容,透过Cat 5连接线传送至多台显示设备。

ATEN完整的数字多媒体播映整合方案包含4端口、8端口的Cat 5音频/视频分配器一VS1504与VS1508,以及VB552 VGA Cat 5信号中继器。该方案适用于需要将多媒体内容传送至多台显示设备的环境。VSl504/VSl508与信号中继器结合应用,并透过堆叠串接,可支持多达上千台显示设备。此外,该方案具备两组RS-232连接通道并支持高视频分辨率,是延伸音频/视频及串口信号传输范围的理想方案。

节能静音华硕“战神”服务器

近日。华硕电脑再次发力,向中小企业推出了一款代号为“战神”的入门级塔式服务器――华硕“战神”服务器TS100-E5/P14。该款产品融合当前业界最新技术以及华硕多项特有设计,集绿色节能与极致网络等优点于一身,堪称是一款为中小企业“度身”定制的精品之作。

作为一款定位于中小企业用户应用的服务器产品,突破性的网络设计以及全面的数据保护方案是华硕“战神”服务器TSIOO-ES/P14区别于同类产品的最大优势所在。该产品板载4个PCI-E架构的专业服务器千兆网卡,可提供高达4000MB的传输速度,相比搭载单网卡和双网卡的同类产品传输效率可分别提升380%和200%,而其所支持的端口冗余与负载均衡功能更可彻底消除单一网卡导致的网络隐患和传输瓶颈;同时,借助华硕随机附送的专业网络管理套件,该产品还可实现虚拟网络(Virtual LAN)、带宽汇聚(Team)等高级功能,从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网络应用体验。数据存储和保护方面,华硕集成4个SATA接口。不仅支持基本的RAID 0/1数据保护,同时亦提供更高级别的RAIDS/IO数据保护功能,确保用户数据万无一失。

华硕“战神”服务器TS100-E5/P14还秉承了华硕服务器绿色、节能、低噪音的特性。该产品机身材质全部采用环保材料。同时板载华硕独家的SMART-FAN智能风扇技术和AIR。THROUGH热空气导流架构,在大幅提升系统效率、节约电费支出的同时,更将机器运行噪音控制在33分贝以下,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

为小型企业量身打――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 Foundation

日前,微软公司宣布其业界领先的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家族又增添一名新成员 Windows Server 2008Foundation。该版本专为不超过15名用户的小型企业量身打造,秉承了Windows Server平台一贯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易管理性,并以最合理的价格提供。此次Windows Server 2008 Foundation首次面向40个国家,帮助小型企业运行商务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托管网站,并提供基本的服务器功能,如文件、打印共享与远程访问等。

微软承诺利用其科技和资源,帮助全球小型企业推动创新,迅速获取投资回报,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再次重申微软的此项承诺和给此类企业带来的机会。

Windows Server 2008 Foundation提供的服务器功能将在用户所期望的熟悉的Windows环境内实现。随着业务增长,用户还可将其升级至其他Windows Server系列产品,并获得新增功能,如:集成式电子邮件、简化管理,虚拟化和其他高级功能。WindowsServer 2008 Foundation是一款基于Windows Server的解决方案,可充分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因此客户可以放心购买。

微软希望这一新的服务器平台能够满足全球小型企业市场客户的需求。适宜的价格将使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创新并保持在全球复杂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从而有效刺激地方经济的增长。该操作系统首次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支持多种语言,包括英文、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日文、巴西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其更多的语言版本将在今后一年内推出。同时微软也会向客户展现一个回报他们各自社区的简单途径。从现在到2009年9月30日,微软将把Windows Server 2008 Foundation的部分收益捐赠给两个全球非营利组织――TechSoup和Telecentre,这两个组织一直致力于实现更有效地使用技术。

上一篇:数量超过35000个 下一篇:助力并行编程 释放多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