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爽直话虚恭

时间:2022-10-14 08:54:01

直白地说,虚恭就是“屁”,”出虚恭”就是“放屁”,出虚恭是放屁的一种文雅说法。屁这个词恐怕人人皆知,但究竟什么是屁,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很清楚、很正确。

人们大都知道屁是从排出来的臭气、废气、糗气,可到底屁是什么气?肠道里为啥会有气?屁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屁有何意义?

人们对屁向来讳莫如深,说到屁时,认为是难于启齿的隐私,不好意思多谈,认准放屁是不文明的事,当着人放屁是大不敬。的确,在人前放屁是令人生厌,因此有屁总是强忍着不让它放出来,或是偷偷地慢放。即使放的是不出声的蔫屁,也常会使周围的人闻到臭味而寻找“屁源”,一旦找到后或避而远之,或以手掩鼻,或起哄嘲笑,令“肇事者”感到尴尬,所以人前放屁大都小心翼翼,唯恐别人知道。人们私下很少谈论屁,就更不用说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它了,屁被看做是“污秽”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事,这些都是阻碍人们不能了解屁的真正原因。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尊贵卑贱等,放屁都是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人必须放屁,如果长时间不放屁,或者生下来就不放屁,大概这个人是出了毛病。因此,知道屁是咋回事,对认识自身奥秘和身体是否正常,是必不可少的。

现把平时人们认为是“污秽”不堪的屁,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抖搂开来,把它的“庐山真面目”展示一下,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坦然爽直地谈谈它的来龙去脉和方方面面,其实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医学科普知识。

屁有400多种成分,最主要是氮(N2),氢(H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O2)等无味气体(约占99%),以及微量的恶臭气体氨、硫化氢、吲哚、靛基质、粪臭素和短键脂肪酸等(仅占1%)。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即使是很少这样的恶臭气体,也能让人闻到和察觉出来,故只要放屁,就会使周围空气中弥散着臭味。根据恶臭成分的多寡,臭味程度也不一样。

屁的形成 一方面是吃饭咀嚼食物时,随食物吞入消化道的气体(外来气体,占胃肠道气体的60%~70%)另一方面是食物进入肠道内,被细菌“饱餐”(分解食物)后,会产生一些有臭味的气体(内生气体,占胃肠道气体的30%--40%)。这些气体就是屁。所有气体聚积在一起后会形成气压,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加上气体刺激胃肠蠕动加快,气体就会从挤压出去即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是放屁。如果括约肌功能良好(月工门收缩紧闭性强),没有气体的一定冲劲,屁是排不出来的;如果能排出来,放屁时就会作响。

成年人每天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的或由肠内细菌分解产生的气体,有7--10升。这些气体的去向有三一是上行由呃逆(打嗝)排出,这部分气体主要是由口腔进入胃内,因未经肠内细菌作用,故无气味;二是被肠壁吸收入血:三是大部分气体通过排出。每个人每天平均放屁5~10个,总气体量为500~1000毫升。

屁与饮食有关,要想减少放屁(特别是臭屁),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要细嚼慢咽,以免吞进过多的空气。进食不要过饱,每餐7成饱即可。少吃能产生大量气体的食物(如纤维素多的淀粉类)和产生恶臭气体的食物(如蛋白质、脂肪类)。每天喝一杯优质酸奶(含益生菌多),以便使肠道益生菌群(正常菌群)占优势,有害菌减少,使放屁的次数和程度减少减轻。

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屁放出来,既不礼貌又尴尬。若把屁憋回去,屁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经肠道吸收入血,对身体十分不利。在此种情况下,如周围的人都是好友或熟人,不妨把屁放出来;如有陌生人和贵客,最好找个借口出去解决,千万不要憋屁,以免有损身体健康。放屁是生理现象,有多种形式,这与形成原因有关,比如:①屁多 有时像连珠炮一样响个不停,人们笑称“屁篓子”,这与吃了纤维素多的淀粉类食物,如地瓜、甜食、土豆、红薯、各种豆类及其制品,以及面食、洋葱、生姜、生蒜、高丽菜等有关,因这类食物含气体多,被肠道细菌分解后可产生大量气体。②响屁不臭:吃了含淀粉类较多的食物,气体量明显增多,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因无味的二氧化碳增加明显大干有臭味的硫化氢等,而且气压增大,故放屁的声音虽响,但不臭。③臭屁不响:当食蛋白质类食物过多而淀粉类食物过少时,因蛋白质类食物产生恶臭的硫化氢、吲哚、粪臭素多,故臭屁不响。④屁既响又臭:吃洋葱过多时,因洋葱中含大量产气物质和产臭味的成分,故屁既晌又臭。另外,放屁多还是解大便的先兆,因肠子蠕动加快,先把气体驱赶出去(放屁),接着就是驱赶粪便(排便)。

以下放屁特点可考虑系某些疾病的征兆,是胃肠道健康与否的“风向标”。

1.无屁 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新生儿不放屁,要考虑先天性无肛症或发育不全。②成人不放屁,应考虑直肠炎、直(结)肠肿瘤、便秘、痔疮等,提示应检查确诊。腹部手术(如阑尾炎等)后如不放屁,说明术后有肠麻痹现象,要提高警惕,进行密切观察,如已放屁说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③若几天不放屁,且腹部鼓胀,疼痛、不适,有气过水声,应考虑系肠梗阻、肠麻痹(病因多为急性腹膜炎、缺钾、腹部手术等)以及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引起,需检查确诊。

2.脱多且臭 以下疾病有此特点:①消化不良、胃轻瘫(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因食物在胃肠内较长时间停滞潴留,经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以放屁的形式频繁排出,臭味较浓。②患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频频放屁。患此病时胃蠕动力减弱或消失,食物在胃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症状,于是细菌分解食物产气增多。③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后,可使胃肠道内气体增多,放屁频频。④有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对牛奶不耐受,饮用后发生肠胀气,导致放屁增多。

3.屁多小臭 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患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肝、胆、胰等疾病以及胃肠消化不好者,往往屁多,但不臭。②吞气症(癔症性神经症),患者因不由自主地吞咽空气,致使胃肠道内气体增多,于是频频放屁和呃逆。③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萎缩性胃炎,因该菌生存在胃黏膜上,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胃黏膜上的尿素,进而形成氨与二氧化碳气体,此气体上行打嗝排出,下行放屁排出。

4.臭特臭 见以下情况患消化道出血、茵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胃癌等疾病以及结肠癌晚期(瘤体破溃)的患者,由于肠道细菌分解腐败溃烂组织,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如有出血,屁还有血腥臭味。

上一篇:降糖药物您选对了吗?(二) 下一篇:你了解强直性脊椎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