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时间:2022-10-14 07:35:29

试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的分析中,提出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阵地、重要窗口的高等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大学生不仅肩负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而且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中坚,所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考试诚信的缺失

考试作弊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事实,也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突出方面。考试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衡量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而竞争是要遵循公平原则的。可是目前大学校园的课桌文化中却流行“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大学生对作弊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考试作弊的学生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超,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手机、电子笔,甚至雇佣,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尽管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理作了明文规定,并且安排众多监考教师和考场巡视员,但遗憾的是,无论何时何种考试,都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二)就业诚信缺失

随着高校年年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找到一个待遇较好的单位,一些大学生弄虚作假,伪造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各种获奖证书,甚至篡改学习成绩。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帮助学生造假,有些假鉴定、假成绩单、实验假数据、假实习,竟都出自学校或老师之手。

此外,大学生中多家签约、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达到目的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随意违约的行为,给一些学校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致使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三)信贷诚信缺失

国家助学贷款是以银行贷款的形式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以确保每一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贷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还款。这项政策无疑是惠及广大贫困大学生的大好举措。它之所以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只需要申请者承诺按期还款,实际上看重的就是大学生的诚信素质。但在申请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少数学生利用制作虚假贫困证明、伪造家长签名等手段,以达到取得国家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方式的目的。据中国银行信贷社统计:2003年5月底,全国17万名学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但这些学生的贷款归还率还不到80%。这种现象严重的破坏了大学生整体信用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是好的,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遵守诚信道德,甚至是诚信道德的楷模。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确面临严重挑战,就其原因非常复杂,有历史的、社会的、教育的、也有家庭的。

(一)历史原因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诚信品格,但在长期封建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历史上“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缺失。从这一角度看,历史的影响还确实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二) 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上的享乐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人们的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少数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现象蔓延滋生,大学校园并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也无时无刻在侵蚀着大学生。

(三)家庭教育的原因

个人的诚信品质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是诚信教育的第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首先做到言而有信,诚实无欺。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成为导致部分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校教育原因

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教育者的失误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几十年来的教育体制都是应试教育,它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心理思想道德教育,缺乏一种文理兼备的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观。教育的投入主要放在硬件上,扩大规模上,而缺少对人文教育的过问,忽视了道德建设,殊不知拥有过硬的道德素质,对一个大学生的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代教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所以高等院校在向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良好的道德素质的修养,并且呼吁社会也要更多的认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技能。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普遍存在着只重视政治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对受教育者在道德行为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现象,因此,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不良现象,在政治理论课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基本的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适当增加诚信教学内容,或者独立开设有关课程,实现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对诚实守信基本道德素质重要性的理论认识。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道德中关于诚信理论的精髓以及现代社会对诚信道德的迫切需要。要实现诚信教育走进课堂就必须做到:在授课中专题介绍诚信,在目前诚信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重点介绍诚信已经成为形势所需,包括诚信的含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内容等等。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系统

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并利用IT技术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使之能成为个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学生诚信档案》可包括学生诚信评价细则、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个人情况登记表以及每个学期的学生诚信评价表等。对学生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隐瞒健康状况、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都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明确记录,不仅使评价结果与学生在校时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直接挂钩,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对其以后个人信贷产生影响。一旦信用档案记录在案,那么社会生活就会受到制约,如购买大件商品,就不能享受分期付款的优惠,谋职就业,用人单位一查记录,便有可能不被录用,申请银行贷款,势必会遇到障碍等。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让大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把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再外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这对于教育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大学生群体形象

作为诚信的主体,只有自身提高道德素质加深诚信认识,才能提高大学生群体形象。中国有句古话“见贤思齐,不见贤而自省”。见贤思齐就是以为人师,向先进人物学习;不见贤而自省则是以己为范,在社会存在不正之风的情况下,不抱怨、不观望、不跟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基础文明修养,就不可能有思想境界的高水平、高层次。诚信教育应渗透在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无小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把基础性的诚信升华为高层次、高境界的诚信,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韩自存.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皖西学院报,2005,(6).

[2]李宏魁.论高校诚信建设[J].建筑教育研究, 2005,(1).

[3]吴青霞.关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思考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上一篇:破除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障碍 下一篇:全球化浪潮里的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