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兴市乐安河流域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时间:2022-10-14 07:27:01

江西省德兴市乐安河流域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乐安河沿岸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乐安河综合治理,针对性的进行生活饮用水改水提供科学数据和基线资料。方法:选取乐安河德兴段沿岸24个村庄作为本次调查的现场。随机抽取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监测点4个,集中式供水末梢水监测点17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60个进行水质分析。结果:2个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具备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并具备完全处理能力(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泗州镇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9.38%;香屯街道为61.29%;而海口镇仅为33.33%。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76.19%)高于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46.67%)。81份水样大肠菌群超标31份,不合格率为38.27%。21份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浑浊度、末梢水铁含量各有1份超标;60份分散式供水水样的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氨氮、铁和锰6个检测指标超标。结论:人们自觉选择良好的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改水等措施,大大减少了重金属污染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但目前居民饮水水质中微生物污染严峻,提示当地在进行改水时要加强消毒环节。

【关键词】 乐安河; 饮用水水质; 监测分析

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是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的“母亲河”。自20世纪50年代起,沿河陆续办起了几十家厂矿企业,其中有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铜矿每年排放大量的含铜、铁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造成了下游大圬河、乐安河、甚至鄱阳湖水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1]。1997年由于乐安河水污染十分严重,德兴铜矿饮用水源指标严重超标,使饮用水发生困难,人们只能靠汽车拉水、排队提水甚至购买矿泉水来解决用水,德兴铜矿下游几个村的几千亩良田变成了荒地,污染甚至波及到波阳湖的底泥[2-3]。饮水安全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有8%疾病是因饮水不安全、不卫生而传播的,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饮用不卫生的水[4]。乐安河水质状况关系鄱阳湖的生态平衡和全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发展。乐安河污染对沿岸居民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2012年本中心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德兴乐安河段进行研究,对沿岸居民生活饮用水类型、水质现状展开调查,以探明乐安河沿岸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乐安河综合治理,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饮用水改水提供科学数据和基线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乐安河德兴段沿岸24个村庄作为本次调查的现场。24个村庄有13个集中式供水监测点,分属于4个集中式供水工程,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点分布于沿河的24个自然村。本次选取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监测点4个,集中式供水末梢水监测点17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60个进行水质分析。

1.2 监测水样采集及保存 由德兴市疾控中心检验室严格按照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1.3 水质检测项目 监测点采样水实验室测定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氨氮、CODMn、消毒剂余量(农村分散式供水点不检测)、铁、锰、氟化物、砷、铅、汞、镉、铬铜、锌。

1.4 质量控制 为减少调查偏差,本次调查做了下列工作:(1)监测点严格按照江西省下发的《乐安河流域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方案》要求选取;(2)组织参加监测项目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3)德兴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采取从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对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检测、监测分析、监测信息的上报等工作进行了明确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4)监测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的方法,降低系统误差。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德兴市总人口30.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75万人,占60.82%,城镇人口12.08万人,占39.18%。乐安河德兴市流域两岸有24个自然村,总人口18 641人,分属3个乡镇,其中上游海口镇包含3个自然村,中游泗洲镇包含11个自然村,下游香屯街道包含10个自然村。24个自然村共有农村集中式供水点13个,供水人口14 072人,分属4个集中式供水工程。13个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中,市政供水德兴市自来水公司出厂水监测点1个,末梢水监测点12个;城市自建供水德兴铜矿自来水厂出厂水监测点1个、末梢水监测点2个;其他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监测点2个,末梢水监测点3个;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点分布于沿河22个自然村。

2.2 水源类型 4个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水源类型中,3个为地面水(为水库水和溪水),1个为地下水。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水源类型中,地表水水源10个(山溪水9个,江河水1个),占16.67%;地下水水源50个(其中42个浅层井水,2个深层井水,6个泉水),占83.33%。

2.3 水处理及水厂消毒情况 4个集中式供水监测点,2个监测点有检验室,具备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可开展20~50个检测项目。同时4个监测点中具备完全处理能力(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供水工程有2个,占50%。而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均无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和完全处理功能。4个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中,2个监测点具有消毒设施,均采用机械加“二氧化氯消毒剂”对水质进行处理。2个监测点未对水质进行任何消毒剂处理。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点均未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3 讨论

乐安河发源于江西省与浙江省交界处-婺源鄣公山南麓,河流自东向西流经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乐平市、万年县、波阳县,在波阳县姚公渡与昌江汇成饶河后入鄱阳湖。乐安河河道总长度279 km,流域面积8534 km2,河宽丰水期100~200 m,枯水期一般为30~100 m。沿途主要经过大坞河、洎水河等12条支流[5]。

自20世纪50年代,沿河陆续办起了31家厂矿企业,其中有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这些企业排出的大量工业废水和非点源产生的污水,严重影响着乐安河的水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开放,乐安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也将会越来越突出[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水质被污染的机会很多,成分复杂。我国的饮水卫生现状表明,饮水的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是同时存在的,但总体而言,以生物性污染为主[6]。

本次调查显示,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中,有2个不具备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和完全处理能力(混凝沉淀、过滤、消毒),2个监测点未对水质进行任何消毒剂处理。而60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均无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和完全处理功能,均未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38.27%的检测水样大肠菌群超标,21份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浑浊度、末梢水铁含量超标;60份分散式供水水样的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氨氮、铁和锰6个检测指标超标。分析原因如下:(1)农村集中式供水工艺流程设计不规范、不科学、制水工艺简单,分散式供水人员水源防护意识、水质消毒等意识薄弱;(2)在农村,由于农民大多直接取没经过处理的地下水饮用,再加上排水设施不健全,生活废水因地势自然流淌,于村内或距水源较近的低洼处汇集,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将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7]。(3)一些地区由于受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当地农村饮用水的铁、锰等指标偏高,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4)德兴市是工矿城市,工业污染“三废”排放,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水、矿渣等进人水体也可造成一定污染。这些均对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给安全供水存留隐患。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污染,处理净化不仅需要相当高的成本,而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农村,由于农民大多直接取地下水饮用,一旦污染将会造成集体性健康问题,所以对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需要更加重视[8]。按照经济发展的思路,效率优先肯定会导致水环境污染的发生,社会也就没有和谐可言,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没有水喝--这就是最大的公共安全问题[9]。因此,建议卫生、水利、环保、爱国卫生等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农村改水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扩大农村小型自来水厂建设,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1)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监督,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安全运管;(2)加快乐安河沿河村庄集中式供水的建设,泗洲镇所属村庄可采用市政德兴自来水厂、德兴铜矿自来水厂供水,海口镇建制水工艺合格的集中式供水;(3)加大饮水安全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市民水源卫生防护、水质消毒等卫生饮水意识,从而为沿河村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黄长干,张莉,余丽萍,等.德兴铜矿铜污染状况调查及植物修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630.

[2]许万文,张文涛.德兴铜矿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分析[J].江西化工,2004,(1):87-90.

[3]陈翠华.江西德兴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J].地球与环境,2007,35(2):134.

[4]李贵宝,周怀东,刘晓茹,等.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趋势及特点[J].中国水利,2005,1(9):40-42.

[5]黄学平,万金保.乐安河水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措施[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770.

[6]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2.

[7]王静岚,闫喜凤,刘道南,等.德兴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生物灾害科学,2012,35(2):222-225.

[8]杨慷,林海波.浅谈农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1,2(2):76-77.

[9]邓红.20世纪江西省德兴市矿区的水环境公共安全问题[A].天津: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2010:180-191.

[10]沈志谦.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42.

(收稿日期:2013-05-23)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GLP—1对2型糖尿病β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建筑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