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低碳生活,解析“碳足迹”

时间:2022-10-14 07:13:28

倡导低碳生活,解析“碳足迹”

摘要: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伴随着各大新闻媒体和报刊杂志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和倡导,“碳足迹”、“碳标签”、“碳盘查”这些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在广大民众的眼前。那么什么是“碳足迹”,何谓“碳标签”,怎样进行“碳盘查”呢?文章将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低碳生活;碳足迹;生态保护;碳标签;碳盘查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6-0136-03

一、“碳足迹”、“碳标签”、“碳盘查”的由来

对于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定义,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产品碳足迹,即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提供以及消耗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的总量;二是公司碳足迹,它的涵盖面要窄一些,仅指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样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从原料生产、运输、加工、制造、消费直至最终归宿的碳排放量。举个例子:一件摆在货架上的棉质衬衫,它的碳足迹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原料(棉花)在种植过程中(施肥、撒药、灌溉)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运输、纺纱、织布、染色、整理以及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折合的温室气体排放;使用过程中进行洗涤、烫熨所消耗能量折合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衣物破损后进行处理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标签(Carbon Labelling),简单的说,就是在商品上标识出其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碳排放信息。它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加有效地推广低碳排放技术。

碳盘查(GHG Inventory)是一种计算碳足迹的过程,这种计算过程是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完成的。碳足迹审查和计算的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另一种是一份完整的碳盘查报告,以报告的形式公开碳排放。针对组织和项目的碳盘查标准主要是ISO14064系列标准;而针对产品本身的碳盘查标准则主要是英国的PAS2050标准以及世界资源研究院(WRI)于2011年10月份的GHG Protocol产品标准。

二、主要的碳足迹认证标准及规范

PAS 2050,其全称为《PAS 2050:2008 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标准》,用于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在PAS2050的相关描述中,对于产品评价范围的规定有两种:一是企业到企业,二是企业到消费者。

GHG Protocol――Greenhouse gas protocol product life cycl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温室气体产品生命周期计算与报告标准),由世界资源研究院(WRI)于2011年10月正式。

PAS 2060,它是在ISO 14000系列标准以及PAS 2050标准的基础之上由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完成的。PAS 2060以包容性、可及性、开放性为三大原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ISO14064,它包含了3个标准:ISO14064-l、ISO14064-2和ISO14064-3。其中ISO14064-l是针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削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ISO14064-2是针对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削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而ISO14064-3是对温室气体声明进行确认和验证的指南性规范。

ISO 14067,它为解决碳足迹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该标准适用于产品的碳足迹认证,其主要涉及的温室气体共有63种,全面涵盖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的相关气体。据称,其内容架构主要参考PAS 2050,并即将正式公告。

三、碳足迹的认证过程(以PAS 2050标准为例)

(一)PAS 2050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PAS 2050是一种建立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之上的评价物品和服务(统称为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规范。PAS 2050的评价方法有两种,分别为:企业到企业B2B(Business-to-Business)和企业到消费者B2C(Business-to-Consumer)。

(二)PAS 2050评估的主要范畴

1.整个产品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数据的使用(包括B2B及B2C);

2.所需评估的温室气体的种类;

3.全球增温潜势数据;

4.各种排放的处理方法;

5.产品中碳储存影响的处理和抵消方法;

6.对于特定工艺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各项处置要求;

7.可再生能源产生排放的数据要求以及对这类排放的解释;

8.符合性声明。

(三)PAS 2050评估的原则

运用PAS 2050对某个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估时,须考虑到以下原则:

1.相关性:选择合适的GHG排放源、碳储存、数据和方法;

2.完整性:包括所有指定的GHG排放和存储;

3.一致性:能够在GHG的相关信息中进行有效的比较;

4.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以及不确定性;

5.透明度:将严格依照PAS 2050开展的生命周期GHG排放评估结果通报给第三方,由其作出决定。

(四)碳足迹的计算步骤

核算碳足迹的五个基本步骤为:

1.绘制流程图;

2.检查边界并确定优先顺序;

3.收集相关数据;

4.计算碳足迹;

5.检查不确定性。

(五)碳足迹的审定

碳足迹的认定须选择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审核员将审查碳足迹的评估过程、数据源及计算结果,并确认PAS 2050是否得到正确使用以及评估是否取得一致,然后对外经第三方认证后的碳足迹结果。

四、开展碳足迹认证的意义

通过碳足迹,组织和个人能够评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哪些地方排放了温室气体,这些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极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讲,碳足迹已经成为了对抗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计算碳足迹过程中,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精确的、独立的碳足迹报告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他们所需的碳排放信息,有助于让企业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应负的责任。

另外,通过对公司整个供应链进行碳足迹认证,能够让相关企业关注到产品上下游存在的商业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材料及产品销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

五、碳足迹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碳足迹计划。英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它是全球最早推出产品碳标签制度的国家,其制定的PAS2050 及其导则于2008年11月正式公布,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碳足迹认证标准。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5种不同的碳足迹评估方法,例如PAS 2050、GHG Protocol、PAS 2060、ISO14064、ISO14067等。

德国、法国、瑞典、瑞士、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以及中国的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是碳足迹认证的积极响应者和倡导者,这些地区的部分商品已经贴上了碳足迹标签。

六、碳标签对中国的影响

实施碳标签的直接影响便是造成商品价格的提升。碳标签的实施需要核定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此便会给厂商带来额外成本,而这部分成本最终将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碳标签制度的影响将会从消费环节传导到生产环节,这势必会造成相关行业的优化与整合,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预见的是,当消费者不再青睐的高碳排放产品逐渐减产时,由于其产量达不到自身的经济规模,产品成本会逐渐上升。此时,企业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关闭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并通过高科技的引进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来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

中国是产品出口大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对出口产品进行碳标签将会对我国外贸出口型的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全球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供给方,在国际形式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型企业要及早想出应对之策,避免碳足迹的实施变成对外贸易的绿色壁垒。

七、展望

碳足迹诞生于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之下,是人类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努力和尝试。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它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显示出了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决心。然而,这份全球唯一从法律上要求主要工业国家强制减排的全面条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到期。从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及结果来看,《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在短时间内将难以确定,国际社会的温室气体强制减排市场很可能会面临真空期。在这种情况下,碳足迹认证与自愿减排将成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在后京都时代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DCF性能分析与仿真 下一篇:输电线路设计及运行中的防雷技术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