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双酯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时间:2022-10-14 06:58:47

茜草双酯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摘要] 目的:对自制茜草双酯片的溶出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与市售产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4 nm波长处测定茜草双酯的吸收度,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同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茜草双酯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0.089 9C-0.002,相关系数为0.995 3。茜草双酯在1.67~8.05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51%;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1.04%。结论:经与市售产品比较,我们自制的产品质量与市售产品一致,且溶出度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 茜草双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27-03

Methodological validation of solubility of Rubidatum Tablets

PENG Gang1, YANG Wei-quan2, ZENG Fang2, KANG Zhi-ying3

(1.Guangdong Daxiang Pharmacy Co. LTD., Guangzhou 510385,China;2. Huangpu Branch,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700,China;3. Guangzhou Xiangxue Pharmacy Corp.,Guangzhou 5105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thodologically validate the detection of solubility of self-made Rubidatum Tablets and to make comparision with similar product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ethods:The detection was carried out following the procedure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method in appendix ⅩC, second part of 200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solubility of Rubidatum Tablets was detected with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t 264 nm.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established a procedure and validated it methodologically. Results: we performed a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y using the concentration (C) and UV absorption(A) as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respectively,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calculated as A=0.089 9C-0.002, r=0.995 3.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67~8.05 μg/ml, excellent linear relevance was witnessed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absorption. RSD of repeatability test was 0.51%;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7% with RSD of 1.04%. Conclusion:Comparing with the product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ur product are proved to be of the same quality, while the validation of the detec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Key words] Rubidatum Tablets;Solubility detection; Methodological study

茜草双酯片属化学药品,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增生等作用,如联合放化疗方案使用,可改善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降低,提高其疗效。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较为普遍。对于药品质量控制来说,体外溶出度试验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手段,二是制定药品标准。崩解度合格的同一制剂的不同产品,药物溶出度的不同将严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不同厂家的产品,其溶出度都可能不同,因此溶出度试验被列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茜草双酯片的研究中,我们主要针对溶出度检查[1]进行了方法学系统验证工作,并将自制产品与市售产品进行了比较。

1 仪器与试药

ZRS-8G智能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制造);UV2201紫外分析仪(日本岛津)。茜草双酯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418-200401);茜草双酯片(方法学研究用样品,自制,批号:20040401、20040402、20040403);市售产品(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204)。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2 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茜草双酯对照品,精密称定,用30%乙醇制成浓度为5.01 μg/ml的溶液,在19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显示,在219 、264和36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参照茜草双酯片的质量标准,选择264 nm作为溶出度测定的检测波长。

2.2干扰试验

取供试品,加30%乙醇制备浓度为5 μg/ml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精密称定,用30%乙醇制成浓度为5.01 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另按处方配制阴性制剂,加30%乙醇制备对应浓度的溶液,作为阴性对照溶液。在19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阴性对照在264 nm波长处无吸收,表明本品中辅料不干扰茜草双酯的含量测定。

2.3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茜草双酯对照品约16.7 mg,置100 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2,3,4,5 ml,分别置100 ml棕色量瓶中,加3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Ⅴ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0.089 9C-0.002,r=0.995 3。试验结果表明,茜草双酯在1.67~8.05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精密度试验

取线性试验项下浓度为5.01 μg/ml的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连续测定6次,平均吸收度为0.436,RSD为0.23%。试验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5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加30%乙醇制备浓度为5 μg/ml溶液,分别在避光放置0,1,2,4,6 h时测定吸收度,平均吸收度为0.425,RSD为0.73%。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避光条件下6 h内稳定。

2.6重复性试验

避光操作,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加乙醇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茜草双酯50 mg)6份,分别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结果平均含量为100.21%,RSD为0.51%。

2.7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为100.21 mg/片(批号20040401)的样品适量(约相当于茜草双酯50 mg)6份,分别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 ml,置200 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0.167 mg/ml茜草双酯对照品溶液3 ml,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1.04%。结果表明本法回收率良好。

2.8溶出介质的选择

避光操作,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测定[2],分别以水、0.9%盐酸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20%乙醇和30%乙醇各600 ml为溶剂,转速为120转/min,依法操作,经30,45,60,75,90 min时,取溶液6 ml(同时补加同温相应的溶液6 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用水稀释至50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量。结果见表2。

以上结果表明,选用30%乙醇做为溶出介质,可满足溶出度试验要求。

2.9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

供试品规格较小,参考茜草双酯片质量标准,溶出介质体积选用为600 ml。

2.10转篮法与桨法的选择

避光操作,取本品,分别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一法和第二法)测定,以30%乙醇600 ml为溶剂,转篮法转速为100转/min,桨法转速为50转/min,依法操作,经15,30,45,60,75,90 min时,取溶液6 ml(同时补加同温30%乙醇溶液6 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用水稀释至50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量。结果见表3。

以上结果表明,转篮法溶出度小,且6份之间结果差异太大。桨法溶出较好,但转速50转/min还不能达到试验要求。

2.11转速的选择

取本品以30%乙醇600 ml为溶出介质,温度为37℃,转速分别为50,100,120,140转/min进行试验,分别于15,30,45,60,75,90 min定时定点取样6 ml(同时补加同温30%乙醇溶液6 ml),滤过,取续滤液冷却至室温,精密吸取2 ml,加30%乙醇溶液稀释成50 ml,摇匀,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根据比较A值计算溶出百分率,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转速为120,140转/min的条件下,溶出百分率明显优于50 转/min,且120 转/min和140转/min之间在30 min以后无明显差异,故选定溶出转速为120 转/min。

2.12 溶出度曲线的测定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测定,以30%乙醇600 ml为溶剂,转速为120转/min,依法操作,经15,30,45,60,75,90 min时,取溶液6 ml(同时补加同温30%乙醇溶液6 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30%乙醇稀释至2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量。结果见表5。

2.13 溶出均一性曲线

取茜草双酯片6片,经15,30,45,60,75,90 min时,取样6 ml(同时补加同温30%乙醇溶液6 ml),滤过,取续滤液2 ml,置50 ml量瓶中,加3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度。结果见表6。

2.14溶出度测定法

根据上述验证结果,制定溶出度测定方法: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测定,以30%乙醇600 ml为溶剂,转速为120转/min,依法操作,经60 min时,取溶液6 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30%乙醇溶液稀释至50 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茜草双酯对照品,制备浓度为5 μg/ml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4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65%。

3 讨论

3.1转速的选择

目前,各国药典收载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转速,大部分在50~100转/min。转篮法以100转/min为主;桨法以50 转/min为主。本试验结果显示,转速为120,140转/min的条件下,溶出百分率明显优于50转/min,且120转/min和140转/min之间在30 min以后无明显差异,故选定溶出转速为120转/min。

3.2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方法学验证内容与含量测定基本相同,应进行选择性试验、线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应该注意的是,在方法学验证中,试验所用的溶媒应为溶出介质,即应考查辅料、胶囊壳在溶出介质中的干扰,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线性、回收率及稳定性等。

3.3 取样点和限度的确定

通过溶出度均一性试验(考察同一批样品的溶出曲线)和重现性试验(市售商品,考察至少3批样品的溶出曲线),确定合理的溶出度,测定取样点和限度。为避免多次取样造成的误差,测定溶出曲线时取样点不宜过多,通常为5~6个点。限度应综合考虑溶出曲线拐点和一般性要求。

另外在溶出度研究中还应注意溶出度试验仪的校正、溶出介质的脱气以及在操作中要严格执行SOP,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全面、正确和客观地反映药物的溶出情况。

通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研究并经与市售商品比较,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茜草双酯片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S].第3册.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73-74.

(收稿日期:2008-0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四联抗生素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照分... 下一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