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骏马画作真伪对照

时间:2022-10-14 06:11:44

徐悲鸿的大写意绘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前虽有汉画像砖,唐时的曹霸、韩干,宋元之际的李公麟、赵孟\,至清代西洋画家郎世宁,皆有个人独到之处,但以大笔挥洒写意画马,则始创于悲鸿,其画之生动,开一代风气 古人都以静态,而悲鸿画马则多动态,尤其是他的奔马,昂首向天。奋蹄如飞,意气风发。

徐悲鸿的骏马画享誉海内外,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尤其是收藏者,都以收藏到徐先生的奔马图为荣。故而改革开放后他的画价一直飚升,2001年香港一拍卖公司拍出的徐悲鸿的油画《风尘三侠图》,以600多万港元成交。时过几年其价飚升更强,普通的奔马20万元到30万元一平尺,精品更高达上百万元一平尺。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仿者甚众,据考察,20世纪3、40年代就有仿品出现,八九十年代仿品更多。作伪地区主要来自四川、云南、贵州、北京、南京、上海、天津。仿品的水平高低不一,一般都采取“范本”描摹、填色、涂彩、很少有取其精神的临摹者。因此有一定鉴定能力的人,基本上能看出破绽,但也有少数仿品可达到乱真的程度。其实任何作伪都有破绽,只是魔高一尺,道一定要高一丈,否则就会被骗。

辨识徐悲鸿的马,首先要知道有三种情况的奔马图是假的:其一,徐悲鸿留给妻子廖静文的。廖静文非常尊重、敬爱徐悲鸿,任何悲鸿留下来的东西都保留得留在“徐悲鸿纪念馆”,“”时期更把纪念馆庋藏的数千件徐氏之作移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代为保管。故而社会上流传的“静妻存”,“静妻存之”,几乎都是假的。其二,凡是骏马带缰辔的均伪,徐画骏马都是脱缰的野马,奔马,从不画带缰绳、鞍辔之马。只有一幅《九方皋》是带缰辔的。其三。明显的无笔、无墨的马匹,绝对是仿品伪作。

恩师刘九庵先生曾说:“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鉴定。”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下面的两幅仿品《双马图》(图1),《神骏图》(图2)24×20厘米,是以徐悲鸿1942年作的《奔马》(图3)为蓝本。《双马图》马身造型不准,构图偏长。无前甲,腹,臀。仅见一长方形,无立体感,线条勾勒软弱,无提按顿挫变化,生硬呆滞。马尾和鬃毛飞起,缺乏自然感和层次感,笔法紊乱、琐碎,呆板无神,无真迹之飘逸洒脱状。此马所染色彩过于浓艳,而悲鸿所写之马很少用浓色,偶有所用乃是画马之斑纹,不像此作品为一片乌黑,过于浓重。尤其是后面之马蹄弯曲,作奔跑状,徐氏之奔马至少有一腿是着地的,没有四肢都悬空的。此画书法之款是描摹的,没有一点虚笔与动态,印章更是模糊缺神。

《神骏图》比前面的伪作稍好些,但问题也不少,首先从线条用笔看,线条生硬,尤其是几条直线让人刺眼,马腿前甲,后腿与腹连接,臀部处的轮廓,这三条粗笔笨线,让人难以接受。鬃毛与马尾混乱,鬃毛过长于背部,马尾截掉一半,无飘逸之感。马身比例过长,有失协调,且臀部过平,缺乏后腿肌肉。此作款为“戊寅冬至香港客中悲鸿。”笔画过粗过重,且呆滞,我们看另一件悲鸿作于“戊寅新秋”的款(图4),一比较真假不言而喻。

还有一幅《马》(图5)79×63厘米,直接脱胎于徐氏《奔马》,只是在篇幅上比原作稍大,题款上作了改动,原作笔画较细的两行款“壬午岁阑,悲鸿贵阳客中”。仿品改为三行,且内容抄录他另一件作品的“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三十三年三月悲鸿。”还抄漏了一个“场”字,此仿品前左腿与腹部的连接处没有明显的前后立体层次,右脚的蹄上部的关节处没有明显的骨节,而原作这两处都很清晰。仿品的马鬃毛与马尾为了表示层次用淡墨实笔,显得雍肿呆滞,而原作的鬃毛则是淡墨加赭石,且用散笔,散锋,更加真实而飘逸。仿品色彩过渡不好,尤其是前甲与臀部,甚为刺眼,因为颈部与腿部过黑。衬托于白。后部也处理得较为草率。此件仿品好于前两件仿品。

下面两件《马》(图6)1 33×65厘米,《马》(图7)66×42厘米,仿于徐悲鸿作于1942年的《前进》(图8)1 30×76厘米,徐悲鸿作此奔马是期望抗战取得新的进展,的论持久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不可能速战速决,战争会持续,人们必须有所心里准备。徐先生对战争十分关心,以奔腾之马鼓舞战士们前进,期望战争的局部胜利。题款很明确“辛已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此马为典型的徐氏奔马,健硕的体魄,雄姿英发,矫健的步伐,飘逸的鬃毛和马尾自由地在空中舞动。马的各种骨骼明晰,肌肉突显而有力,昂首目视前方,眼神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马的线条准确有力,提按顿挫,浓淡变化,一切皆由其神态统领,相互协调,互为衬托,墨色过渡自然,主体感强,徐氏已把它赋予了生命。两件仿品则相去甚远。因为仿者不知道徐氏的用笔,笔顺,虽然勾出轮廓,在“写”的功夫上,其笔法欠缺太多,为了弥补。自然就要填笔,填笔就会产生笔画不均匀,就有吸墨的多少,墨彩厚薄之分。故而仿品不是单一的勾勒,墨彩的处理亦是仿者头痛的问题,要达到下真迹一等,亦非易事。仿《马》(图6),线条勾勒过多棱角,尤其是腹部的几个“角”,让人不理解,应该圆韵的地方不圆韵。墨彩处理较差,不干不净,有“脏”的感觉,三个马蹄“线”过直呆板。落款套用其它画上的款,不协调。仿《马》(图7),腹部与臀部的比例失调,处理随意,线条染色没有过渡,鬃毛不葱郁,有些衰老之态,马尾毛像鸡毛之态,太实成片,没有根根线状质感,是一个大失败的马尾。题款书法就更不能入目了。

上一篇:如何收藏沉香木雕 下一篇:牙雕收藏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