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排名靠后市场靠前

时间:2022-06-21 06:37:05

楹联:排名靠后市场靠前

在书画收藏投资领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排名: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楹联的排名虽然靠后,但是相对于其它几种类型,其在民间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在楹联专场拍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吴昌硕、于右任、齐白石等书画名家的作品,也可以看到叶圣陶、梁启超、林则徐等名家的墨宝。

楹联历史已有千年

对联,雅称楹联,源于远古时代为驱邪祈福而书写“桃符”的习俗。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框,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幅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幅,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清代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备受各路藏家青睐和追捧

无论从对联的历史还是其本身的文化底蕴看,它的流传以及被各路藏家青睐和追捧也就顺理成章。因此。不少藏家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对联。常常会不惜巨资予以收购。在2002年的一次楹联专场拍卖中,一幅乾隆行书五言联。估价2.5万至3,5万元,最终成交价为1 0,34万元。2004年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曾推出《近三百年名家楹联墨迹专场》。共推出152位著名书法家、文学艺术家约315件楹联墨迹。时间跨度上自18世纪初始,下迄20世纪后期,结果大受市场欢迎,共成交256件,成交率为81,3%,成交额846万元,创造出当时楹联拍卖市场上最好成绩。

在楹联的收藏和投资中,除了关注名家作品之外,楹联本身也有一定的讲究。楹联一般以五言、七言居多,但在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吴昌硕书写的“金石乐,书画缘”篆书三言联,却拍出T4,18万元的高价。因此,楹联的价值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书法艺术,只要是大书法家的作品,一般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中,齐白石篆书四言联“云腾万里,松寿千秋”,估价8至12万,结果以66万元的高价被香港古董商、收藏家张宗宪拍得。创造了目前楹联拍卖的最高纪录。专家评价其饱含金石之气、老辣之风。在2004年中贸圣佳春拍上,赵之谦的隶书七言联以26,4万元拔得头筹,楹联所书“扫地焚香得清福,粗茶淡饭足平安”,表达了知足常乐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代名家所书的楹联墨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往往成了不法商家牟利的摹本。其中“鸳鸯对”是古代楹联赝品的常用手法。所谓“鸳鸯对”,是对两幅(甚至更多)文字内容和写法相同的楹联的俗称,其中赝品完全按照真迹来复制,这种常见的作伪手法古已有之,鱼目混珠的效果也不错,如果没有原作和赝品作仔细对照识别,即使鉴定专家也难以发现破绽。由于鉴识不慎,投资者常常误将复制品当做真迹来收藏,甚至将伪品收入公开出版的书法书籍及字帖字册之中。因此,作为收藏者来说,首先应该提高楹联的鉴别常识。其次还要明晰影响楹联的价格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

楹联的价格一般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名头越大楹联价越高,像大名家弘一法师、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干、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楹联价格往往较高。若名头小,价格就低,像一些当代名书家对联,往往只有万元价格,与大名家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二是楹联价格会受题材的影响。民国时期,曾有人拿一捆名家楹联准备出售给一位字画收藏家,这位收藏家一看,尽管没有一件是赝品,价格也较低,但不感兴趣,原因这些字都是为死人写的挽联,不吉利。相反。若题材好,价格往往会出人意料。2002年,上海朵云轩曾推出一件清代王文治书写的楹联,当时王文治的书法价格很低,能过5万元的已属相当不错,而朵云轩推出的这幅九言楹联内容为“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估价3,8万至4,8万元。由于这副楹联内容特别好,故上拍时极受各路买家的追捧,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后被一买家以高达18万元收入囊中,创当时王文治书法作品新高。

最后,楹联的价格还受到字数、字体的影响,比如十一言对联要比七言对联价格高,七言对联要比五言对联价格贵;字体一般以篆书价格最贵,其次是行草、楷书、隶书。总体而言,在对联、立轴、横幅、手卷、册页、成扇等书法形制中,对联无疑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收藏名家对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上一篇:清乾隆《璇玑碎锦》回文诗集 下一篇:如何收藏沉香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