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建中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10-14 05:32:37

城市道路改建中的几点想法

摘要:本文结合城市道路旧路改造的设计实例,总结出旧路改造时就其中线选择,纵断面设计、路面结构的类型及材料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旧路改造;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展、交通流量的增加、汽车车型和轴载的变化,以及原有城市道路的增加,城市中早期建设的道路破损严重,特别是城市新扩大区域中的道路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城市道路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1工程概况

五家渠东工业园区位于五家渠市102团,凤凰路位于五家渠东工业园区最东侧,与甘莫路相接,是连接工业园区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凤凰路原有旧路为2009年修建,机动车道宽12m。虽然使用年限不长,但随着东工业园区的发展,大型重载车辆日益增多,路基承载力不足,致使路面破损严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车辙、拥包、坑槽等病害。凤凰路道路规划红线50m,其中机动车道宽24m,两侧绿化带宽8m,人、非混行道宽5m。

2路基的断面尺寸设计

2.1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为路肩外边缘之间的宽度,一般包括路肩、路面、中间带、变速车道等。路面供机动车行使,路肩为保护路面稳定,并兼供错车、临时停车、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公路和一级公路均设中间带,路面宽度根据设计通行能力及交通量大小而定,一般每个车道宽度为3.50~3.75m。

路肩宽度由公路等级和混合交通情况而定,最小每侧为0.5m,有条件时力争不小于1.0m,技术等级高的公路及城镇近郊的一般公路,路肩宽度尽可能增大,一般取1~3m,并辅筑硬质面层,提高路肩利用效率,以保证路面行车不受干扰。

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公路路基宽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003)或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2路基高度

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和原地面标高之差。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可以与新建公路相同,也可以采用路中线标高。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

由于原地面沿横断面方向往往是倾斜的,因此在路基宽度范围内,两侧的高差常有差别,路基高度是指路基中心线处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路基两侧边坡的高度是指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所以,路基高度有中心高度与边坡高度之分。

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横面设计时,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路基稳定性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的。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

3路面结构设计

在确定凤凰路路面结构之前,我院详细调查原路面的结构类型及破坏情况,建设单位亦对原路面弯沉值进行实测,同时对凤凰路车流量的构成做了详细了解。一方面考虑到凤凰路在工业区的重要地位及其交通流量的构成特点,另一方面为保证凤凰路拓宽改建路面的使用年限结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优点,确定凤凰路路面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

3.1清静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优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当前国际上公认(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用,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也有较多的改善。添加纤维稳定剂,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较好。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同时混合料的空隙又很小,耐旧化性能及耐久性都很好,从而全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

3.2凤凰路新旧路面结构搭接设计

拓宽改建路面结构设计思路:在保证原有道路中心线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中将原有道路两侧沥青路面及水稳层各均挖除1m;为保证新旧路面能够良好的搭接,在新旧路面搭接处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一层,格栅搭接宽度为每侧各1.5米,以防止结合部不均匀沉降产生纵向裂缝。具体路面构设计图详见图2.1。

凤凰路机动车道拓宽新建部分:路面结构总厚度64cm,自上而下为: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SMA-13)、9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F),20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骨架密实型),31cm天然砂砾底基层;

凤凰路为旧路为沥青路面,应先将旧路沥青路面刨铣1cm,然后加铺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SMA-13),9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F),在新旧路面搭接处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一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找平层(AC-13C)(需满足最小厚度3.5cm)。

图2.1凤凰路路面结构设计图

改建道路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凤凰路改建道路的设计及其他改建道路的设计中,对改建道路设计时有了很多深刻认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中线设计

近代城市建设中,各类管线会随着道路的修建同时实施,所以在道路改造设计时,也就是在平面线形设计前,要深入细致的进行现场调查,标明管线的位置及高程,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少拆房屋、管线及其他公共设施。同时改建道路要与两侧土地规划合理结合,因此在选择道路中线时,要尽可能采用低填方,避免挖方,充分考虑道路及周边区域的排水要求。

4.2合理进行纵断面设计

道路中心线高程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地开发、两侧已建小区的进出、与道路配套的雨污水等设施的埋放、以及工程量的多少和工程投资额多少等重要因素。调整道路纵坡有得于道路改建后两侧土地的开发,避免出现道路与两侧土地的高差过大。

一般情况下,要充分考虑道路两侧特别是与红线直接相接的建筑物、小区、单位出入口高程。在保证道路纵坡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考虑利用旧路,在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与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时,应以最大限度的使纵坡调整值(即填挖高度)贴近补强厚度值为原则。

4.3路面结构类型和路面材料的确定

道路改建应选用恰当的路面结构类型和路面材料,这直接影响到道中和使用寿命和工程造价的大小。由于旧路面设计年代不同,其路面状况和强度差异很大。因此,对路面设计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在选定中面结构类型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储量丰富的优质材料,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类型。

如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一般只对断板破坏部分清除修复,并在上面加铺沥青面层。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的反射裂缝的发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面层之间设连接层,在连接层和沥青层之间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如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严重时,可以考虑通过断板清理同,增加混凝土基层、调平层处理后,铺筑新路面。

4.4 对新旧路面连接处要使用调平层处理

在对旧路加宽形成新旧路强度不均匀的情况下,要设置调平层调坡,使土基强度均匀。基在新旧道路路基相接处,采取路基开开蹬搭茬,并在开蹬搭茬外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5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改建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内的路网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工程特点、工程定位,旧路改造设计时尤其要体现其合理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注重道路的交通流量分析,以选定合适的路面类型。旧路改造时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美观环保的原则,在完成改造任务的同时,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预防策略探析 下一篇: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