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建设中站址选择和总图方案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10-14 05:18:43

加气站建设中站址选择和总图方案设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和新“天然气利用政策”的落地,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倡导清洁节约的能源消费理念更加清晰和明确。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带动能源需求总量的增加,尤其是清洁能源的需求的增长。应运而生的CNG、LNG、L-CNG等加气场站的投资建设必然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做好场站的选址和总图运输的合理设计,关系到该加气场站未来是否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加气站的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的各项要求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加气站;站址;原则;设计;总图;建筑;绿化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和新“天然气利用政策”的落地,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倡导清洁节约的能源消费理念更加清晰和明确。因此,各大燃气企业瞄准车用气市场,积极投入到CNG、LNG、L-CNG等加气场站的投资建设中。作为总图设计人员,如何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场站的选址和总图运输的合理设计,在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先进、安全可靠、美观大方是总图专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1 场站选址

1.1 应考虑的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

(2)运输因素。包括加气站气源的输送情况,如CNG标准站输送天然气气源的管道供气能力、来气压力等;LNG、L-CNG加气站等LNG槽车的道路运输能力、CNG子站中CNG槽车的运输能力等。

(3)市场因素。包括当地CNG汽车或LNG汽车的使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情况,NG、LNG气源的供应情况及距站址的距离,水、电等供应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加气站的经营效益、也涉及采购气源的输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站的形式。

(4)政策因素。诸如中原经济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国家级及地方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国防安全等。站址周围公众对项目的支持或反对态度都会影响到站址的选择。

(5)集聚因素。在加气站建设中,选择与已有的气源站如高中压调压站、城市门站、LNG储气站等相关燃气站场合建可以带来集约化和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投资,减少建设周期。

1.2 选址的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环境保护、防火安全的法规和规定。

(2)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划要求,符合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重视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

(3)有便利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靠近LNG液化工厂、储配站或管道气源,宜靠近城市道路,加气车辆便于进出,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能满足建站的需要。

(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防洪防涝、防台风、防地质灾害、防震等条件。

(5)站址的选择应进行多方面的论证、比较后选择最佳方案。选址方案的论证比较主要从建设条件、建设费用、经营费用、运输费用、环境影响和安全条件等方面进行。

2 加气站总图方案设计

2.1 总图方案设计的特点

(1)综合复杂性。加气站除面临着政策影响、环境影响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还面临各专业要求不尽相同,且要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专业与所在地区的关系,比如气源、水、电等各专业与站周围相关设施的对接。

(2)客观唯一性。任何一种加气站项目不会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加气站建设,因为没有相同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建设项目存在不可重复性。

(3)控制指导性。加气站总平面图是在综合站内各建设子项的基准条件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总平面图一旦确定后,各专业应在总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

(4)不可更改性。工程建设过程中,总图设计方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会造成整个工程设计图纸从来,影响建设周期。

(5)节约土地。国家将保护土地作为国策,加气站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2.2 设计前的资料搜集

(1)已批准的可研、初设文件及可研、初设的评审意见;

(2)委托单位的正式委托书和双方签认的合同或协议书;

(3)站址征地线、站址地形图及绝对高程,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物性质;

(5)站址道路纵、横断面图,给排水管线位置;站所在地的设计洪水位、降雨量;站的供水、供电等落实情况;

(6)当地建筑风格、绿化树种等信息。

2.3 总平面布置要求

(1)依据《汽车加油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等规范的相关要求合理确定站内设施之间以及站内设施与站外相关设施的间距要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正确划分站外建筑物的等级,合理确定站内设施与其的间距要求;且需要对站内相关设施的布局做到设备间管道最短、布置紧凑、占地最少,各专业管线之间交叉少。尤其是LNG加气站,考虑LNG在管道内气化的可能性,尽可能的控制LNG泵出口至最远LNG加气机的间距不大于35-40m。

(2)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做到流程顺畅、短捷、连续贯通,LNG、CNG槽车与进站加气车辆合理分流,不同加气车辆合理分流,做到道路通畅。

加气棚往往设置在站区临近主要道路的一侧,做到能引起临近干道上来往车辆的注意,方便加气车辆出入。

如果需要从站外通过槽车运输气源时,通常将槽车通道与加气车辆通道分开设置,一般要求采用移动栅栏分割,避免在加气高峰期加气车辆排队影响槽车出入,且在紧急状态下槽车无法紧急驶离加气站。

(3)按照功能合理划分生产区、加气区、辅助生产区。充分利用风向,考虑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影响,合理布置储气设施(包括LNG储罐、CNG储气设施等)、生产厂房(包括压缩机房)或橇装设各位置;合理设置LNG(或CNc)槽车的停车位以及接卸设备;合理设置放散管口位置、高度及排污口位置等。

(4)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做到近期相对集中,远期预留合理,避免过多过早占用土地,避免多征少用,早征迟用。

在图纸审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由于建设方征地面积较大,总图设计方案经常不考虑节约用地,尽大可能的将相关设施布置的零散,造成土地浪费,而且设计人员习惯将预留用地设计成绿地,造成投资浪费。

(5)合理确定站内各道路用地、硬化场地、绿化用地等,从站内操作人员通行、槽车通行、加气车辆通行以及消防、绿化、采光、通风等要求确定各区域用地指标。

不同道路因通行情况不同可设置不同做法的路面,如CNG槽车或LNG槽车通行时,应采用重车路面形式,其他车型路面按照常规做法即可;生产区内操作人员通行的路面可采用砖铺地面形式。

对于绿化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谐和进步,人们美的思想需求观念也相应提高,改变了为追求站内一定的绿地率而设置专门的绿化用地,现在通用的方式是在地下管网较密集地方植草栽花,或在站内功能分区的地方用绿化带代替原来的栅栏、围墙等,这就大大扩大了站内绿化的区域,减轻了以往为加强绿化而多占地的压力,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说是节省了站内用地。

(6)充分利用站内现状地形,合理选择竖向布置形式,合理确定建构筑的标高,避免深挖高填,力求减少土方工程量,保证物流人流的良好通行。保证场地排水通畅,不受内涝、洪水的威胁。

对坡度较大的场地,应尽量减少台阶或土坡的占地,因地制宜,将多层建筑物布置在相邻台阶的位置,其二层楼面标高略高于较高台阶的场地标高。这样,巧妙利用了台阶的高差,减少了台阶土坡的占地。这在山区许多的城市建设和工厂建筑设计中屡见不鲜,另外,采用直立式加筋土挡土墙,为场地落差较大的山区场站建设不仅减少土方量,也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

加气棚距加气机的间距不小于2m,棚下区域的地面标高往往比周围高20cm左右,主要是周围雨水不会漫入加气棚区域造成棚下积水,给加气操作人员一个较好的作业环境;在加气后,万一汽车发动不了有一小斜坡便于人力将车推开。

加气站的排雨水由于站址往往选择在城市建成区域内,因此往往采用站内设置积水坑,坑口上设雨水篦子,采用暗沟排放雨水,避免杂物堵塞和蚊虫滋生。

3 结束语

根据国家的能源利用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出现大批建设,设计单位的总图设计在合理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中起主导作用。如何站在业主的角度选择最佳的建站地址,合理设计站内布局,建设优秀工程项目,确保业主在最低的投资中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是设计院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浅谈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 下一篇:浅析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