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4 05:17:42

营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复员辽阔的大国,林业资源优势在全世界排第三位。自建国以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前期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过度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等现象,影响了林业资源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降低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我国针对营林生产的过程提出了疑问,人工造林取得的成效必须得到认同,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认真分析,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毁坏必须要适当恢复,提高营林生产质量,保护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本文中作者提出一些个人看法,针对林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0.前言

我国林业发展始于建国初期,我国建国初期的林业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随着政府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与经济开发的重心转移,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很多森林资源受到了破坏,耗损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影响了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我国现阶段为了恢复森林资源,重新规划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改善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帮助营林生产加强供给与市场占有能力,必须要通过林业发展的科学有效管理方式发展,林业经济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针对性的提高林业经济的动力,培养营林科学发展观,减少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强经济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工作,要改变传统营林生产管理办法,按经济规律来管理营林生产,保证营林生产能收到较好的实效。

1.营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营林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营林产业经营与管理水平的降低是生产管理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完善营林生产的管理体系与机制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第二、营林产业缺乏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在苗圃管理与育苗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

第三、在造林上缺乏足够的认识,种植结构及良种的选择上都存在误区,造林存活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林的成本。

第四、人工造林与市场信息协调不一致,人工业缺乏对市场变动的信息了解,不能掌握市场的需求,缺乏商业变动的考虑。

第五、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针对营林生产问题的发展对策

2.1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营林部门职能作用

林业局党政领导多次与营林处共同商讨营林发展大计,并在造林期间亲自深入造林现场调研指导造林工作。营林处加大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职能作用,春造期间,营林处采取技术人员包片、领导巡视的方法,要求驻点技术人员必须跑遍林业局所有的林场(所)。在监督指导过程中,技术人员都认真检查造林地是否适地适树、面积是否属实、是否有宜林地丢失等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了造林地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营林部门在检查验收中的职能作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当年造林成效、森林抚育质量、苗圃积肥改土等进行检查验收。

2.2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

从调查设计的审批入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审批抚育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进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应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宜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2.3改变营林生产标准

在我国,对于营林生产的评价标准是营林生产过程中的造林面积,而这种衡量标准并不能够体现营林生产的具体意义和价值,所以,应该以林木的生长存活率和生产量作为营林生产的主要衡量标准。将林木成活率和生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能够杜绝林业单位的盲目植树行为,减少相关经济损失,也规范的林业局的生产行为,确保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4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

林木良种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点,只有不断选育优秀林木种子,改善综合林木良种的质量水平,才是我国营林生产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要加强种子园的规模建设,通过研究和选育工作,挑选出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良木品种。其次,我们应该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提高现有母树林的生产管理工作,并注意母树林的更替工作,利用较年轻的相近品种取代母树林,这样就能够改善我国母树林的基本生产机构,提高生产质量。

2.5符合实际情况治理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建设也必须要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科学、合理的考虑森林资源的协调建设问题,要按照实事求是的方法提高营林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营林本地的种植信息调查,适当的分析营林资源的稀缺与富足情况,要科学、合理的制定营林改造计划,针对适合本地生长的本地植物进行种植和大力的培育,科学开发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本职功能,积极加强林业发展与改造的能力,采取适当的发展原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林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出现,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与整理,总结出原因,并基于经验提出营林生产与发展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看法。在未来营林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营林生产的能力,保证未来营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帮助营林生产开创美好的未来。 [科]

【参考文献】

[1]赵鹏,李文昊,白煜.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12,12:90-93.

[2]陈乐.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才智,2012,07:33-35.

[3]曹飞羽.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2012,06:40-45.

[4]王守城.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林业经济,2011,03:32-35.

上一篇:SMCR传播模型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的本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