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问题教学的对策

时间:2022-10-14 05:11:19

估算问题教学的对策

估算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估算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有估算意识的优秀估算者,并使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领会编排意图,准确定位目标

目标定位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材料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的起点。因此,我们首先要领悟课标的相关理念,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课标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对估算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作为估算教学在第二学段中最先安排的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特别是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方面非常重要。

教材主要通过估算购票款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①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②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

依上分析,可以给该课制订如下目标:①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乘法特别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②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主动积极的估算意识;③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理改编例题,培养估算意识

细观教材可知,教材是以学生常用的两种估算方法为载体,然后通过讨论对比哪种结果合乎实际情况来呈现教学思路的。其用意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方便计算,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但是如果不看教材提供的解法,仅从问题呈现角度审视,可以发现,教材提供的情境较为单一(仅提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的情境),设问方式(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指向不明(到底是要精确计算还是要估算),不利于学生估算意识的建立和形成。

学习材料选择得当与否是目标灵魂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例题的提问方式:如果你是学校领队,你认为这次旅游大概要准备多少钱?如果你是旅行社经理,你认为这次旅游大约能收到多少车票和门票款?这里一方面用“大约”、“大概”这些词语来明确估算指向;另一方面变一问为二问,并且用这二问之间的异同对比来引领学生换位思考,从而为学生明晰认识,顺境而思,为达成“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的目标提供可能。

三、经历估算过程,完善策略体系

精心创设典型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联系生活经验,积极动脑思考,经历对多样化估算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扬弃的全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培养估算应用意识,提升估算实践能力,形成完整的估算策略体系。

因此,我们在学生根据以往估算经验得出多种算法后,可以有层次地组织学生开展核标(即以“方便计算”、“接近准确值”两条标准对多样化算法进行对照,缩小辨析范围,明确目标指向)、酌情(根据实际情况换位思考)、整理(归纳新法——符合实际,形成策略)、应用(模拟估算情境,且有意识地改变问题呈现方式,隐去“大约”、“大概”类提示词)诸环节,为形成完整估算体系,提高估算能力提供恰当的平台。特别是酌情选择合理估算方法环节,让学生在对同一问题作不同思考的比较、取舍中,进一步明确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区别、估算角度与估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使之既能跳出传统计算教学中所形成的精算定势对估算意识的束缚,又能避免学生单纯为估而估、为简而估、为结果而估的不良现状,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经验意识,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设计梯度练习,提高估算能力

有效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紧紧抓住估算教学“会求值”、“会判断”、“会选择”、“会推算”的“四会”目标,精心设计形式活泼、梯度分明、富有思考价值的练习。例如:①基础练习:估算下面得数,想一想,估算的得数比实际得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②对比练习:先分析下列各题应该估大还是估小,再解答。③应用练习: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估算方法解答下列各题。从而让学生既巩固了估算技能,又体会到了估算的实际价值。

上一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