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之针 屹立上海滩

时间:2022-10-14 04:54:22

鄂尔多斯之针 屹立上海滩

伴随着世博会大幕的拉开,屹立于1.45公里世博轴长廊起点、由鄂尔多斯集团捐赠的雕塑一鄂尔多斯之针将最先接受全世界的瞩目,并将成为为数不多可以永远俯瞰黄浦江、傲立东方的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品。

鄂尔多斯之针,又名“延伸的空间”,是一根十二米高的钢针,直立在地面上,其顶部安装了集束灯光,犹如穿针而过的线,无限延伸至天际,似乎在拉长针的长度并延展想象空间。“鄂尔多斯之针”这件雕塑作品,不但将有形的“针”与“线”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来,更隐含了连接、聚集、秩序等现代社会的重要元素。

当鄂尔多斯依靠渺小的针缝制出了一份资产达248亿的事业,当鄂尔多斯用针将各类世界一流资源连接在一起,当鄂尔多斯用针精益求精地做出让世人叹服的品质,当针可以为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赢得更骄傲的世界秩序,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针的能量。

立足羊绒,向艺术延伸

没有人比做羊绒针织出身的鄂尔多斯,更懂得针的可贵。曾经,中国守着奢侈的羊绒原料,却苦于没有“针”,没有针织技术,只能出口原料。是鄂尔多斯,率先通过补偿贸易的形式,引进了国外的“针”,让中国开始织就属于自己的羊绒针织时尚。

30年过去了,当鄂尔多斯决意将自己的时尚从羊绒针织扩展到全品类服装,当鄂尔多斯希望自己的时尚上升到世界、艺术的高度,鄂尔多斯希望将自己的针磨得更锋利些。而当鄂尔多斯之针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永恒地标,鄂尔多斯的艺术之路就注定走得更有根基,因为世博会的艺术从来都来得更加深刻,世博会使得艺术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二维标准之一:即一方面看工农业等,一方面看艺术,两者相辅相成,一方卓越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立足中国,向世界延伸

身处中国上海的鄂尔多斯之针,似乎在告诉我们,再无法想象的世界的线,都可穿过鄂尔多斯之针进行连接!一如再无法想象的人类文明成果,都可以在世博会汇聚一堂;再无法想象的世界资源,都可以被鄂尔多斯拿来所用,并以此创新不断。

身处中国西部的鄂尔多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无法想象的开放和国际化:作为中国最早进行补偿贸易的企业,鄂尔多斯一直用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中国羊绒原料服务,让中国的羊绒成为世界的羊绒;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民族品牌,鄂尔多斯请来国际时尚大师杜福尔,让杜福尔成为“一个中国设计师”,为中国品牌服务;作为以生产制造起家的“中国制造”的一份子,鄂尔多斯开始用欧洲的加工工厂为自己制造;作为中国最早做广告的品牌之一,鄂尔多斯开始用国际的品牌推广模式和资源为中国品牌造势……鄂尔多斯从不拒绝任何优质的世界资源,因为鄂尔多斯有此远见也有此能力能用好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未来,鄂尔多斯,这个具有如此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品牌,必定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的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后来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传世名篇中深情地写道:“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作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史兴衰和沧桑巨变。”就让我们跟随2010上海世博会,跟随鄂尔多斯之针,去抚摸一个品牌、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

永久屹立的鄂尔多斯之针,将向世界宣布:世博会吸引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上海,并不仅仅因为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独有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魅力更为引人关注i而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品牌,一定将以更出众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魅力屹立世界。

上一篇:叶嫣嫣:去世博讲中国丝绸的故事 下一篇:世博辑里“辑里蚕丝”荣耀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