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换来的应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未来

时间:2022-10-14 04:06:59

青春换来的应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未来

《劳动合同法》出台实施已一年半,从尚未实施时,一些企业将员工工龄紧急归零;到金融危机倒闭潮中,被认为是“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围绕着这部法律所发生的新闻从来没有停止,一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更是显露无疑。

《劳动合同法》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来说,不啻为一种有力的救助,然而在一些企业眼里却成了一种“麻烦”,因为一旦与员工签约便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不仅人力成本增加了,违法成本也增加了――不签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解雇员工还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威严之下,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对劳动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于是,一些企业在不得不与员工签订合同时,便利用信息不对等,抓住待业群体求职压倒一切的心理软肋,“创造”出“遥遥无期的试用期”、“无薪求职培训”、“变相实习”等各种招术和圈套,机关算尽,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这种用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损害职工合法权益所形成的低成本来参与市场竞争、追逐高利润,制造了社会的不公平,尤其是对那些守法企业的不公平。

劳动者的青春被廉价地献给了企业,换来的却是一个病无所依、老无所养的未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些企业不是在如何自主创新、如何开发新技术上下功夫,而是在如何盘剥劳动者上绞尽脑汁,企业的竞争力靠低劳动力成本来维系,不仅造成劳资对立,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了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国家竞争力。

法律的责任就在于辅助弱者,使权利和利益相对达到平衡。然而,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各种对策层出不穷、各种争论不绝于耳。甚至,金融危机之下,一些中小企业把倒闭也归罪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实,如果一个企业是守法企业,用人成本在这部法律实施前后不会有任何变化;而一个企业如果是以侵犯劳动者基本权利为生的企业,那么,用人成本注定会增加,只是,这样一个违法的、没有效益的、管理水平很低的企业原本就应该被市场淘汰。企业违法若是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这个世界上便不会再有守法的企业,也不会再有一心一意为企业发展献力的人才。

面对不良企业的不良行为,是维权还是保饭碗,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如果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护、权利被侵犯时也得不到公正的救济,用青春换不来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老年,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悲哀。作为劳动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和维权意识,主动出击,因为很多时候往往是劳动者的主动放弃让不良企业的侵权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其实,法律保障的是双方的利益,和谐的用工关系才能有企业的和谐发展,才能有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

上一篇:惨遭马航忽悠,57名准空姐梦断蓝天 下一篇:有一种幸福叫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