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丘墟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4:05:14

针刺丘墟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丘墟穴对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1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灸选穴加丘墟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选穴,分别在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50%和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丘墟;翳风;远近配穴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临床针灸治疗多取阳明经穴为主,足太阳经穴为辅,见效慢。笔者自2004年以来运用针刺足少阳经穴丘墟穴治疗面神经麻痹41例,并与常规针刺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1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参照House-Breakman面神经分级标准,按就诊顺序排号后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65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5.25天,Ⅲ级7例,Ⅳ级24例,Ⅴ级1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0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4.76天,Ⅲ级8例,Ⅳ级23例,Ⅴ级9例。二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面神经诊断标准。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面瘫诊断。

1.2.3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采用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详见表1。

表1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分级 特点

Ⅰ级(正常) 面神经支配区域功能正常

Ⅱ级(轻度功能异常) 总体可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连带运,动,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功能良好,眼用很小力量即可闭合,口角左右轻度不对称。

Ⅲ级(中度功能异常) 总体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前额轻到中度运动,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有轻度的下垂。

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 总体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前额无运动,眼完全不能闭合,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

Ⅴ级(重度损害) 总体仅有轻微可见运动,静止时双侧不对称。运动时前额无运动,眼完全不能闭合,口角轻度运动。

Ⅵ级(完全麻痹) 面神经支配区无运动。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面瘫诊断标准者;②均为一侧面瘫;③年龄在15-65岁之间;④病程在一个月以内。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小于15岁或大于65岁,双侧面瘫;②脑血管疾病、外伤、中耳炎、腮腺炎、Hunton综合征及脑部肿瘤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③患有糖尿病者;④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⑤同时进行其他药物治疗者。

2治疗方法

取地仓、颊车、攒竹、四白、阳白、巨、颧、下关、人中、翳风、合谷(健侧)、太阳等穴,常规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0mm×35mm一次性毫针针刺,治疗组加健侧丘墟穴,对照组常规针刺。期间局部采用TDP照射,二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House-Bre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

治愈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

有效面神经功能分级较前减少1-2个等级,但未达到Ⅰ级

无效面神经功能分级同治疗前水平

3.2统计学方法应用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3.3治疗结果

3.3.1二组患者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和100%,对照组分别为50%和100%,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4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卒口僻、口眼歪斜”范畴,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主要症状为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灵枢・经筋》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故针刺多取阳明经及太阳经。临床针灸取穴多取阳明经穴为主,太阳经穴为辅。重点在麻痹部位取穴,如地仓、颊车、阳白、四白、攒竹、巨、颧、下关等,配合远部取穴如合谷、足三里穴。少阳经穴很少被应用,耳后疼痛才针刺翳风穴。针刺翳风穴能提高治疗面神经疗效,减少针刺次数。[1]笔者查阅临床资料及古文献资料,没有少阳经的远近配穴的应用。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上部…人以候耳目之气”是指足少阳经说的。[2]《灵枢・卫气行篇》中说:“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说明目之开合为少阳枢转阳气之外候。《灵枢・经筋》说“足少阳经筋其病…从左之右,右目不开”。说明足少阳经控制眼的开合。《甲乙经》、《图翼》有针刺丘墟穴治疗目视不明、目生翳膜的记载,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丘墟穴与翳风穴同属少阳经,远近配合能提高治疗面瘫的疗效。

参考文献:5

[1]孙钰,窦嫦芝,吴弘.齐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292-293.

[2]田合禄.伤寒真原[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

上一篇: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骨质疏松致老年骨折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