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转位治疗截瘫性褥疮

时间:2022-10-14 03:59:39

褥疮是脊柱脊髓损伤后截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较困难,我科自1986年以来收治截瘫并发Ⅰ~Ⅳ度褥疮6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69例,其中男46例,女23例:年龄22~54岁,平均36岁;胸椎骨折并截瘫16例,胸腰段骨折并截瘫27例,腰椎骨折并截瘫23例,马尾神经鞘瘤并截瘫1例,颈椎骨折并截瘫2例。其中完全性截瘫27例,不完全性截瘫42例。褥疮溃疡面积3cm×4cm×0.5 cm~15cm×9cm×2.5cm。褥疮发生时间为截瘫后1个月~2年,平均5个月。骶尾部褥疮39例,臀部褥疮19例;同时合并骶尾部及臀部褥疮11例。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每天用2%双氧水、0.1%新洁尔灭液、生理盐水、康复新液等冲洗创面,3%高渗盐水加庆大霉素或康复新液湿敷溃疡面,待创面清洁,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全身情况改善,局部分泌物减少,即陈旧性创面已成为“新鲜创面”时,就可行局部邻近皮瓣转位修复褥疮。术前选用敏感抗生素,术前3天进少渣饮食,术前晚清洁灌肠。

手术分两步进行。①首先行“褥疮清创术”:患者俯卧位。消毒铺无菌巾,彻底切除褥疮溃疡面及周围疮疤组织,边缘要达到正常组织。褥疮基底部瘢痕组织亦要彻底切除,若已波及骶骨则要凿出骶骨表面层骨质。切除骨赘、增生骨痂及病灶组织。用熟盐水纱布止血后用2%双氧水、0.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庆大霉素或敏感抗生素纱布热敷并浸泡创面10min。②手术者更换手术衣、手术器械,重新消毒铺无菌巾于手术野。然后行“邻近(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术”:根据创面大小及部位设计稍大于创面的皮瓣或肌皮瓣,如双蒂桥状皮瓣、单蒂皮瓣、双侧单蒂交叉皮瓣、滑行推进皮瓣、双蒂桥状加单蒂皮瓣及腰部横行皮瓣,通过转移修复创面,并放置负压或半胶管引流,局部稍加压包扎,并留窗口观察皮瓣血运。术后俯卧位1周,以防压疮。同时进少渣饮食,以防大便污染。

结果 本组除4例术后创面感染,1例因张力下缝合皮瓣致皮瓣部分裂开,创面Ⅱ期愈合外,其余创面均Ⅰ期愈合。皮瓣肤色及弹性好。经随访,除3例因家庭护理不佳致再次褥疮而再次手术外,其余均满意。

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由于神经营养差加上护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褥疮。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邻近皮瓣的应用,褥疮的治疗有了满意的方法。(肌)皮瓣治疗能达到Ⅰ期修复创面,既改善了局部血运,又缩短了治疗时间,且术后在骶尾部可形成一个柔软的肌肉垫,耐压、耐磨,可防止褥疮复发。再者邻近带蒂皮瓣,肌皮瓣转位不需显露血管,操作简单、方便。

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褥疮,术前褥疮创面的准备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褥疮创面为长期炎性溃疡创面,周围及深部组织均由于炎症刺激产生水肿及纤维变性,瘢痕形成。而且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创面细菌耐药性强。因此,为保证皮瓣的成活,防止感染,必须做好局部创面准备,术前加强换药,使陈旧性创面成为“新鲜创面”。为皮瓣转位提供可靠的受区。其次,根据受区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当类型带蒂(肌)皮瓣转位修复褥疮创面。同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全身常规应用抗血管痉挛剂、抗凝剂及抗生素等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也非常重要。

上一篇: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治疗研究 下一篇: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