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

时间:2022-10-14 03:11:36

苏轼的过往曾经繁花似锦,他有才情,有能力,受重用。可他太简单纯真了,“王安石变法”,聪明的人自然会找个重臣当靠山,安稳地领着俸禄就算了。然而苏轼太过张扬,满朝文武,偏偏他站了出来,公然反对变法。此后仕途不顺,小祸不断,大祸来得有点晚,十年后的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终被贬至黄州,不仅无缘朝政,自身温饱也成问题。“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此时苏轼的内心定是寂寞难挡吧,那么何以守住寂寞,或者何以排遣寂寞呢?

于是听闻“赤壁”在此,即兴前往,到了才发现竟是自己听错了。恰如人生,怀抱热情而来,希冀施展才华,到头来却如梦一场。然而这“赤鼻矶”终究是成全了苏轼的,面对眼前滔滔江水,苏轼犹如醍醐灌顶。世事阴差阳错,宦海动荡浮沉,,一个人的胸怀何以体现?就是当有人谤你,欺你,损你,骂你时,你能忍他,敬他,远他,不去理他,这种风度就是豁达,而这种豁达一直都在苏轼的骨子里。贬我身不可贬我心,将错就错,游于这“赤壁”之下,苏轼有着溢于言表的豪情。苏轼向来是超然脱俗的,名缰利锁,功过是非,都可抛于脑后。仕途上的起起落落虽伤了他的心,却也使他活得更明白了。

江上的孤舟中,同伴吹起洞箫,幽幽声响,凄凉孤寂,引起了他的愁绪。望着江面,想起英雄曹孟德,当年何等叱咤风云,如今不也不在了吗?记得他的又有谁呢?而我不过是茫茫尘世中的一粒沙子,被贬这遥远蛮荒的黄州,不等功成名就,就会被世人遗忘。时间无情,人心无情!可怎甘心如此寂寞一生,满腹才华怎甘心就此沉默?无穷长江,逝者如斯,短暂的人生自当辉煌。此时的苏轼身不由己,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自由,呐喊从心底生起,升起……何畏?谁怕?留得赤壁三篇在,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文人的声音很小,却刺穿了深沉的阴霾,直逼人们的耳膜”,苏轼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也许无力改变现状,却愿意用自己的声音唤醒沉睡的人性与良知。他肩扛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沉重的压力,依然孤独,依然寂寞,但也要发出历史的最强音。

谁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放眼赤壁,苏轼在挣扎,苏轼要突围。立足历史的彼岸,我们看到苏轼化为了一本书,一本厚重神秘的书,它的书页中渗透出道道光芒,刺痛了世俗的双眼。他试图溯源而上,逆流而回,循着古代的蹄印找到未来的骐骥。(指导老师:王宜山)

点评:翻开课本,说起最喜欢的古人,同学们都是喜欢苏轼的 。至于为什么喜欢,哪里需要什么理由呢?本文作者如此钦敬仰慕苏轼,把心里的感悟大胆说出来,就算稚嫩一些清浅一些,又有何妨?

上一篇:谁绑架了我的才华 下一篇:响在心中的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