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下一次重逢

时间:2022-10-14 02:32:54

期待下一次重逢

期盼了两年,我们终于重逢。在炽烈的七月,在多情的天山脚下。

还记得吗?2009年夏天,我们曾在呼伦贝尔相约:两年后再见。

真快!如梭的岁月转瞬即逝,大草原的苍茫仿佛还在眼前,道别时相拥的余温尚未散尽,700多个日子却像春天的柳絮一样,一路不停息地飘洒,无声地散落在岁月的长河里。

2011年7月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友新朋相聚一堂,参加两年一度的《中国档案》杂志宣传工作会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明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局长吴志强莅临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档案》杂志主编赵秀贞做了工作报告,新疆、江苏、江西、辽宁等地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时光悄然无息地滑过,两年过去,检点《中国档案》杂志的成绩单,经历的太多也收获了太多:改版、报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举办纪念《中国档案》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面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挑战…一

我们发现,每一次变动背后,都有你们的身影,我们就像倚靠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无论风吹雨打,无论雨雪冰霜,背后总是有支撑我们挺立的力量。

2009年全面改版,我们困惑甚至有几分担忧,这一锤下去,读者能不能接受?失去原有的市场怎么办?这时候,是你们及时给予了鼓励,让我们坚定了改版的信心。改版之后,赞扬声不断,这让我们欣慰也很惭愧。我们取得些许成绩,你们却总是回报成倍的褒奖。

如今的期刊市场变幻莫测,很多因素无法掌控,我们艰辛地体验夹缝中求生存的同时,也领受了来自你们的厚爱和呵护。所以,伏案编刊时,只要想到对面读者期待的目光,疲惫和烦恼便会一挥而去。找不到选题时,想到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通联组,我们便像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两年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复杂多样的形势,为了更好地发挥杂志对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我们用一句话为杂志定位,即“引领行业发展,维护国家记忆”。依然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贴近广大档案工作者为办刊重点。对那些多年来常设的业务栏目,我们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内容的创新上,对出台的新政策进行及时解读,对提出的新理论进行详尽阐述,对各地的新做法进行全力推介,对出现的新事物进行跟进报道。2009年改版以来,始终把全国档案部门开展的热点工作和各地的创新点作为宣传重点,积极寻找报道题材。先后组织了“林改档案”、“档案资政”、“建设档案安全体系”、“职工档案管理”等策划,并将广东省全方位共享资源、浙江省开展的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江苏省各地的特色档案工作等重拳推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局馆长谈发展”栏目,请档案部门领导畅谈发展思路,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沟通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为发挥杂志的作用,起到了颇具实效的效果。

两年来,嵌入记忆中的事真是太多太多。

我们忘不了两年中杂志推出的每一次专题策划,你们的倾力相助;忘不了举办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案例评选时,各地热烈的响应;忘不了新疆的于晓南副局长,亲自挂帅负责通联工作,在全区建立自上而下的通联网络;忘不了江苏提出的“以刊稿率提升影响力”的宣传理念;忘不了江西采取的“以发行为抓手,积极组织撰稿,展示档案工作新面貌”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忘不了宁夏的边莉,为了帮助我们刊庆征文,冒雪下基层组稿;忘不了辽宁的佟福贵,带着辽宁档案界同仁整整一箱的祝福,专程赴京送来应征作品;忘不了福建的陈振银,年近花甲,却为了征订工作,不厌其烦一次次亲自上门送发票送杂志;忘不了甘肃的宛志亮、河南的杨宝章、浙江的周峰林等新上任通联组长的工作热情;忘不了我们去各地采访时,通联组长们细致周到的安排和全天候的陪同;忘不了遇到突发事件时,各地通联组充当消防队,在第一时间送来的“急救章”……

记住了,我们都记住了,军功章上有我们的一半,更有你们的一半。

我们记住了你们的付出,更记住了你们的友情。记住了河滩上一起捕捉第一缕晨曦的悸动,也记住了余晖下等待夕阳西下的那份浪漫。记住了一张张友善而灿烂的笑脸,也记住了温馨而美好的每一个瞬间。

如今,我们唯有的担心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辜负了你们的期待和厚爱。好在我们是一家人,这本薄薄的杂志是咱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可以一起浇灌,一起培育。

在《中国档案》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志给我们发来了贺信,希望我们“努力在丰富刊物内容、改进刊物形式、提高刊物水准、打造刊物品牌上多下工夫,切实增强刊物的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在新起点上把《中国档案》杂志办得更好,为开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也用四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中国档案》作为国家档案局机关刊物和档案宣传工作重要阵地所承担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杂志辅助了国家档案局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起到了“喉舌”的作用;杂志辅助了国家档案局决策,起到了“耳目”的作用;杂志培养了一大批档案人才,起到了“基地”的作用;杂志向社会宣传了档案部门的社会贡献,起到了‘名片”的作用。

杨继波副局长在本次会议的讲话中,也对两年来杂志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杂志要继续坚持宣传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贴近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办刊方向。

这是《中国档案》创刊60年来―直秉持的办刊宗旨,更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还有来自你们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什么样的困难能难倒我们?

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几天的相聚结束了,我们深深地感谢热情而豪放的新疆档案人,深深地感谢你们――亲爱的代表们,对我们的不周和缺位给予的宽容和体谅。

时代的发展飞速,让一切都变得那么仓促和粗粝,庆幸两年中我们还有这短暂而珍贵的数日,可以暂且放缓脚步,等一等心灵的回归,在天地间感受大自然细微的变化,在人世间体味丰沛而细腻的温情。

道别时淡淡的感伤在我们中间弥漫,期待吧,让我们共同期待两年后的下一次重逢。

上一篇:对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标准的思考 下一篇:地方公安机关到期档案鉴定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