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老腔皮影戏漫谈

时间:2022-10-14 02:24:38

关中老腔皮影戏漫谈

老腔皮影是流布于陕西关中华阴一带的地方小戏,俗称“老腔影子”,发源于八百里秦川东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双泉村。其唱腔特点是粗犷豪迈、雄浑奔放、高亢激越。

起源。关于老腔的起源,有三说:一是“曳船说”①。老腔皮影的发源地――关中华阴双泉村②地理位置独特,南倚西岳华山,北临渭河,西通长安,东接黄渭洛三河交汇处,村南是“西汉京师粮仓遗址”。昔日航运繁忙,船工云集,曳船号声此起彼伏、响遏行云。故有人推想:船工抑或当地人士以曳船号子为基础,吸收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多人合作的说唱艺术,其说唱形式颇似曳船时一人高吼号子、众纤夫齐声应和一般。这种说唱艺术最初当无乐器,只是木板拍击船板,后来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加入了弦乐和其他打击乐器,并与皮影结合,最终形成一地方剧种。二是“兵营说”③。双泉村的村址就是西汉的京师粮仓,想当年,戍守粮仓的士卒们为解决长期单调枯燥的军旅生活,便在自娱自乐中逐渐形成了“老腔”加“皮影娃娃”的演唱形式,后来流传到了民间,形成这一地方剧种。三是“孟儿说”④。传说,清代湖北老河口有一名叫“孟儿”的说书艺人,沿途乞讨,逃难路经华阴双泉村,被张家祖先收留。“孟儿”为报恩,将自己的说唱技艺传给张家人,后又融入皮影,发展成老腔皮影。因“孟儿”来自湖北的老河口,故称该声腔为“老腔”。此说在当地流传较广,尤其是演唱老腔皮影的张家后人,更是坚信不移。而从老腔皮影“只传张家人”的规矩和发展经历看,此说似不无道理。

以上三说,由来已久,各持道理,难确其一。若予归纳实为二说,即本地说和外来说。

生存环境。任何一种声腔及其表演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产生及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关,都是该独特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产物。老腔这一地方皮影剧种也同样是在其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个自然文化空间的基本情形是:A、地处秦晋豫三省之要冲,华山、潼关、黄河近在咫尺,古人形容之“山峦如聚,波涛如发怒,山河表里潼关路”;B、位于风调雨顺、粮棉富庶的八百里秦川东端;C、西通京都长安,东开中原门户;D、自古以来,既为兵家争战之地,亦为商贾流民通衢之所。峻拔奇险的华山、奔腾怒吼的黄河,红血白骨的兵战,汉唐恢宏超拔的气概,以及船工的号子、戍卒的情怀……很难想象,这样一种自然文化空间会产生出柔情缠绵、婀娜细婉的声腔及艺术,它所孕育出来的定然是粗犷豪放、高亢奋昂、铿锵激越的声腔。民俗学中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关中老腔皮影就是华阴双泉村一带自然文化空间的“自生子”,没有这特殊环境,就无“关中老腔皮影”。从老腔流布的区域看,离开了此空间,老腔也难以生存。华阴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是关中老腔皮影产生、发展、成熟的母体。

由此推断,老腔应是在曳船号子、戍卒情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及外来文化的一些艺术形式,在本地独特的自然文化空间中,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演变、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其中抑或包括如“孟儿”一类外来艺术人士的催化作用,但绝不可能是单纯的外来“孟儿说”,否则,“孟儿”及其师门子弟们为何没有在家乡湖北的老河口形成老腔呢?――即便是“老腔”“老河口”之“老”有通同之处。又若真有“孟儿”存在的话,也应是他到华阴双泉村后,将自己的说唱技艺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氛围相融合,进而集成性地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其原声腔的华阴老腔。

剧目。据艺人说,老腔皮影剧目有200种左右,我们见到的有150余种,一般都是古代战争题材的历史戏或神话传说,其中常演剧目有三四十种,诸如《借赵云》、《失街亭》、《空城计》、《樊梨花征西》、《三打祝家庄》、《反出五关》、《收火马》、《擒吕布》、《三气周瑜》、《五路伐蜀》、《取南郡》、《取洛阳》、《取西川》、《三让徐州》、《火烧连营》、《取四郡》、《仁贵东征》、《西天取经》、《封神演义》等。

由于所演出的是战争题材或神话传说,所以老腔皮影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不仅前首――主唱者感情昂扬激越、脖项青筋迸起,到更场换景时的最后两句,戏班所有人都齐声“帮腔”“拉波”,竭力吼唱。再加上用枣木制成的“惊堂木”强烈急促的击节声,全场达到一场一场高潮。当地有句俗语形象地描绘其状态:“拉波号子冲破天,醒木一拍鬼神惊。”因此,老腔皮影又被称作“拍板戏”、“满台吼”。从“惊堂木”敲击的声响节奏,到“满台皆吼”的粗犷气势,再到古代战争题材的常演剧目等,无一不表现出“老腔”这种地方剧种与华阴双泉村独特自然文化空间的一致性。

演出。老腔皮影的演出,多为庙会祭神还愿和红白喜事。演出时间都在晚上,一般演3至5小时,加上往返及准备时间,每次演出需8至10小时不等。戏价一般是每本戏200元左右,若连演两本则为300元左右,祭神的戏可能再少些,因为一来戏款是主办祭神的人需从神庙所在地化缘集资,来之不易;二来也算戏班为神庙作了贡献,且彼此都是老熟人了,今后还要再往来呢。收入分配的原则是:除去往返车费和10元的台子钱(谁的台子谁收此钱),平均分成6份,5人各一份,箱子算一份(钱归箱主),账目十分清楚。如此算下来,每场戏演下来,付出了10小时左右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每人仅获得30元左右的报酬。靠这些钱来养家糊户显然是不够的,而艺人们依然兴致旺盛,有邀必往,有戏必演。如此这般,故爱难舍?献身艺术?多点零用钱?……

关公庙会戏演出。地点:华阴市五方乡王寨村关羽庙前;时间:2005年7月17日(阴历六月十三)下午6:30至18日0:40;戏班:华阴老腔张新民班――张新民(前首)、张转民(板胡,上档)、李三虎(签手)、卫兴宝(副签,下档)、李月明(后槽)。缘由:关羽庙会。7月18日(阴历六月十三)是华阴市五方乡王寨村的关羽庙庙会,为表示对关帝神灵的虔诚敬奉和祈福感激之意,该庙主管及信徒们当晚专门邀请张新民老腔皮影戏班前来演出,下午5点半钟考察组随戏班从泉店村同来。

演出于晚8点开始,前半小时演折子戏《关羽施福》,此为关帝庙会的敬神戏,因此将“天官赐福”改为“关公施福”。折子戏之后,承事人将一盘葵花子、一盘饼干、一盘糖块、一人一盒延安牌香烟、一壶水送到戏台里,艺人们边演边抽空吃喝,这是关中皮影戏演出过程的规矩。接着是本戏《借赵云》。观众很少,几个好奇的孩子玩了一会儿就不见了,只有十几位老人在似看似听地坐在那儿,演到一多半时,狂风大作,稀疏又较大的雨点哗哗而至,最后只剩下几个老头被迫躲到庙里看了,但戏依然照演不断――影戏的功能原本就是娱神的嘛!直到零点13分,本戏才演完,可几位忠实的观众还要求继续演出《绝龙岭》等折戏,因雨下得更大了,才算作罢。拆戏台用了近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又随艺人一起去“承事”家吃饭,饭菜与演出前吃的样数完全相同。吃饭时了解到:今晚演出的戏价是160元,比市场价少了20~40元,从庙里平时所积攒的钱中支付。戏价低的原因一来是此庙较穷;二来是为庙会神灵演出,艺人们全当是积功德了;三来这类戏是每年都要演的,戏班为了与庙上保持好关系以求来年再被邀请,也需优惠些。收入的160元分配情况是:车费30元,戏台10元,箱子和五位艺人各20元。我们回到泉店村已是半夜1点40了,从出发到结束历时8个多小时,也就是说影戏艺人们忙碌了8个小时,每人才挣了20元钱。

点戏。当地演出习俗中有所谓点戏之说,即皮影戏班受邀演出时,要带上自己能演唱的剧本,让主家点戏,点哪出演哪出。传说,过去的老艺人多能演唱100多出戏,现在因人而异,一般能演三四十至五六十出不等。否则难以应付主家的选择,开不了场可是声誉攸关的大事。戏班服从于主家,即服从于市场需求,但戏班喜演擅演什么对主家亦有引导作用。颇令人寻味的是,华阴一带,特别是其中部及以东地区包括潼关县的人们,若要看皮影戏,首选抑或仅选善于表现历史战争题材、唱腔粗犷高亢的老腔影子,例外极少。这方水土的人们喜爱需要这类剧目,这类剧目也适应这方水土。

戏班结构及乐器。老腔皮影戏班属民间业余组织,由5人组成,平时各忙自家农活,演出则临时集中。5人分别称为“前首”、“签手”、“上档”、“后槽”、“下档”。各有分工,一司数职,协同合作,缺一不可。其司职情况是:前首――一般也为班主,主唱,弹月琴,并司战鼓、板鼓、手锣等,兼协调全班人员;签手――挑签,即耍皮影娃娃;上档――司板胡、大铰子、小铰子、长号;后槽――司大锣、马锣、碗碗、梆子;下档――为签手准备影人,并司长号、惊堂木。一般情况,5人之间无论台下有任何矛盾磨擦,一上台来都会全神贯注、高度协作,且无论是从其动作表情、协调一致,还是演出效果上,丝毫看不出来,全然是一股劲。这也表现出艺人们的大局意识和责任心态。

盛衰。据已故老艺人张全生口述,老腔皮影的鼎盛时期是清光绪到民国初,当时其祖父张怀英等人名扬华阴、潼关,清末民初,张玉常、张玉印等亦出彩非凡,享誉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尤其是张玉印,嗓音洪亮、气度浑厚,凭借自己的出色技艺和为人手段,与官、商、军交往融通,富贵显达,使自己老腔艺人的身价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不但家中富有,自持枪械,连演出都有军人为之保镖。当代著名老腔艺人有张凤君、张全生(二人已故)、王振中、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其中王振中曾参与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指导和演出,现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影箱已卖,很少演出。目前仍在演出的,只有双泉村的张喜民、张新民和张军民三个戏班了。其中张喜民戏班的人员最为固定,声誉最高,演出场次也最多。张喜民:班主,前首,现年58岁,16岁学艺,17岁登台,初始即为前首主唱,不久即红,人赞之“气死全生,吓死白毛”(注:全生即张全生,白毛即王振中),称之“泉店娃”。张新民为张全生之子,因故将父亲遗留给他的影箱卖了,后悔不已,所幸还有100余部剧本尚在,演出时有时做前首,有时做其他。张军民的演出也不少,多做前首。张氏三人为五辈内的叔伯兄弟。三人都说,现今的演出场次大不如从前了,过去每年可演出二三百场,现在多则百十场,少则十余场。

无奈。同其他民间文化遗产一样,关中老腔皮影如今也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境地,艺人年龄几乎都在50岁以上。昔日所定“只传张家子孙”的家规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张家的后代艺人都表示,无论何姓,只要想学老腔,都会欣然收之为徒,悉心传授。然而,至今仍无登门求学者。

关中老腔皮影还能走多久?

注释:

①④《渔汛》:《陕西省戏曲志・渭南地区卷》(73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第一版。

②双泉村,曾名西泉店、泉店村。

③当地民间口传。

(作者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副教授)

编校:施宇

上一篇:论主题策划 下一篇:论魏晋文学自觉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