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爱上美术课

时间:2022-10-14 01:13:33

让每个孩子爱上美术课

【摘要】美术是人类记录历史、人文、生活等的一种重要语言。而美术在儿童学习中是一种没有对错的语言,美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情感教育有极大的好处。

【关键词】美术课;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Let each child fall in love with the fine arts lessons

Li Qian

【Abstract】The fine arts are the humanity record the history, the humanities, the life and so on one important language. But fine arts, in the child studies is one kind not to the wrong language, the fine arts have the enormous advantage to child’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a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Fine arts lessons; Classroom atmosphere; Stimulation interest

美术是人类记录历史、人文、生活等的一种重要语言。而美术在儿童学习中是一种没有对错的语言,美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情感教育有极大的好处。但是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变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热情。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1 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的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我在教学“参观和旅行”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 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旅游时有趣的所见所闻。于是,我找来一个本来画游乐场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告诉我,不知道过山车怎么画。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复杂的结构呢?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所以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

2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才让是积极的、主动的、轻松愉快的,有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除了课堂范画、实物外,配以一定的电教媒体,把一些难以讲解和直接获取的知识,巧妙借助于电教媒体进行表现,还能取得效果令人满意。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乡下小学,要想利用电教媒体来进行教学还有一定的限制。我利用下载下来名画给学生欣赏,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就览,一定程度上,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如一年级的《走进大自然》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校园里的风景,草坪、花儿、小树和假山等等。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3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给学生以希望,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变得更加努力。 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儿童的想象力是奇特的,大胆的,自由的,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4 让学生明白作品没有对与错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教师说:“你这样画不对,没有波浪形的嘴巴,应该是樱桃形;没有长方形的眼睛,应该是扁的;你这样画手不对,手应该是五个手指”。在教学实践中,你会发现“对不对”的评价带给了学生太多的困惑,最终使他们不会去想象,不敢去想象,只会守旧的画教师认定正确的东西。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不相同,表现出的作品肯定不一样,所以对学生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教师应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经验,要让美术新课程真正能够体现课程的“新”,让美术教学不断的“新”,自己还在探索的阶段。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疾,要培养学生走向成功,教师首先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就有可能会扼杀学生活跃的思维,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成就自己。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带领着学生一起走向了成功。

上一篇:浅议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