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承载诠释佛法的传世艺术瑰宝

时间:2022-10-14 12:49:40

唐卡:承载诠释佛法的传世艺术瑰宝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画在布面上的卷轴画,蒙古语称唐卡为“布斯吉如格”,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形式,明代藏传佛教传人内蒙古,唐卡也随之传入。

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保存有一百多幅唐卡,馆内设有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专题陈列,成为包头博物馆具有特色的陈列之一。这些唐卡,年代大都为清代作品,少数为民国时期的作品。原本是张挂在寺院佛殿供奉的偶像,几经辗转进入现代博物馆,成为人民大众欣赏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大都以宗教内容为主,以描绘各种佛、菩萨、罗汉、度母、佛母、天王、财神、护法诸神、高僧大德、曼陀罗等居多,从唐卡的分类看,主要以国唐中的彩唐为主。

佛传图是佛教绘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绘制的壁画往往利用大幅面的墙壁,将释迦牟尼一生的重要事迹,全部连续画在一起,往往长达几十米,唐卡则受体量的局限,而采用多幅或十几幅连续表现释迦牟尼的一生的不同故事。如“八相图”、“牟一相图”乃至一百零八件故事,将释迦牟尼重要的“乘象入胎、花园降生、七步生莲、比武伏象、王子出行、夜半逾城、六年苦修、树下成道、传经说法、历经十难、佛祖涅檠、分取舍利”,穿插在画面中。馆藏唐卡《佛传图》现存17幅,由于受损,画幅尺寸略有不同,但绘制风格属于同一特点,颜色的脱落,更能看清作画的程序。这组佛传图属于木版印制墨稿,人工添色绘制,这类唐卡往往需求量大,由技艺高超的画工绘制墨线底稿,木板刻成印版,转印在加工好的布面上,类似版画。画工依底稿线条填色勾描,可统一画稿构图,减少起稿工序,提高效率。从脱色的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木刻线条流畅、细腻,画面中的大量藏文题记则是故事简述,完成后墨线全被色彩覆盖,藏文题记则变为金字。在这套组画中,环绕着主尊释迦牟尼周边,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各种建筑、人物、山峦、河流、树木、花草、祥云,几乎密不透风。仔细观察这些人物、景物又疏密有致,画面下方人物和景物多于上方,形成画面的稳重感。每组人物、建筑相互呼应、主次分明。画面虽然是以描绘释迦一生故事为主线,多以寺院建筑、佛塔、传经布道、朝拜、静修、布施等情节和人物活动为肉容,但在其中有大量世俗人物,藏区生产、生活和雪域的自然风光等景象。如图1上方就描绘着藏区黑色的帐篷、牦牛、几个牧女在背水或歇息。下方一群鹿在河边饮水,两个猎人正在拉弓射鹿,河边有装载物品的船只,房舍内几个女子在弹奏乐器,这些都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情趣。

在馆藏唐卡中,有一幅《无量光佛》脱色的唐卡墨稿中标有汉文数字标记,为工、六、二六、三六、七等。这种代号是中国民间画工为绘制方便,以数字代替特定颜色的记号,便于流水作业中徒弟添色,如工红、六绿、七青、八黄、九紫、十黑、一米黄、二浅青、三香色(茶褐色)、四粉红、五藕荷。如深绿为六,色变浅则“二六”,再浅则“三六”,其它颜色也以此类推。这是幅典型的藏式唐卡,这幅唐卡是汉、藏、蒙那个民族所绘已不重要,从中却看到文化的交流是不受民族限制的。

唐卡除少数反映天文、历法、医药、历史外,多以宗教内容为主要题材,它的本意是宣传宗教,但它又是珍贵的绘画艺术。干百年来,一代代无数不知名的画工,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和生存需求,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艺术作品。尽管多以宗教题材为主,但从画面里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风土民俗、建筑艺术。在人物刻划方面更是个性鲜明,充分运用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佛的庄重慈悲、菩萨的睿智大度、护法神的勇猛威严。而给制佛的两旁供养僧众、天女等约束较小,艺人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创造力,使这些人物绘制非常生动富有情趣。

上一篇:让儿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下一篇:似瓷非瓷的伊斯兰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