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人饮食指导的意义

时间:2022-10-14 10:39:31

尿毒症病人饮食指导的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1年后观察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体重增加量。结果:通过饮食指导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浓度、体重增加量都有所提高。结论:饮食指导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饮食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17―02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长期采用低蛋白饮食,因而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上透析过程中会丢失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更加重了患者的营养不良。据报道,1年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者占10%,中度为20%~30%,因此,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使患者合理调配饮食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研究饮食指导前后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探讨饮食护理在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作用,现将研究方法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60例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名,女性28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3岁。进行透析治疗的同时对这60名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1.2 试验方法

饮食指导内容采取各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干预指导。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应为低蛋白饮食,但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饮食干预方法。总的饮食习惯应为摄入高效价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及适当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各种电解质。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g每千克体重为宜[1],尽量摄入优质的动物蛋白。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为125.6KJ每千克体重,但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需适量的进行调整。每日进水量以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为原则[2],同时结合季节、出汗及运动情况来决定,两次透析期间体重的增加以不超过1.5kg为宜。食盐每日摄入量以不超过3g为宜,同时也不要食用咸蛋、咸菜等高钠食物。每日磷的摄入要小于600mg。在每天的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及叶酸的食物,也可以口服片剂进行补充。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程序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

2结果

饮食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营养参数比较如表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都显著提升了,体重明显增加了。

3讨论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3]。对于慢性维持性HD病人来说,在饮食方面与血液透析前的肾衰竭饮食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规律性的血液透析外,饮食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得当不仅可以补充和调节体内由代谢紊乱和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不良后果,预防并发症,还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都需要通过每天的膳食得到补充,血液透析病人更需要达到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在实施营养干预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4]。传统的饮食宣教,只是泛泛的讲解,不具体实施饮食干预,其效果亦很难确定。我院通过提供个性化饮食治疗,通过具体的饮食指导,患者营养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因此,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醒我们今后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并以优质高蛋白、高热量、低钠、低钾、高钙低磷和富含维生素为原则,按照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原则进行自我饮食调护,并根据透析效果及病情变化随时修订饮食方案,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淑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172-173.

[2] 李丽,孙艳秋,刘红.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 学,2008,20(20):2413-2414.

[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67

[4] 赵振平,齐新兰.重点实施营养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9):975-976

上一篇:论肖邦玛祖卡作品中的民族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师生课前准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