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200名7~12岁儿童口腔牙周健康状态调查

时间:2022-10-14 10:37:45

大丰市200名7~12岁儿童口腔牙周健康状态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江苏省大丰市7~12岁儿童口腔牙周健康状态,为总结有效的儿童口腔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大丰市200名7~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检查全部儿童的上颌第一磨牙颊面,详细记录所有儿童的牙龈指数(GI)、探诊后出血(BOP)联邦等情况,并且选取龈上菌斑通过PCR法对四种牙周致病菌进行检测,测4种牙周致病菌。结果:本次调查儿童中196名儿童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98%,其中137名儿童属于轻度牙龈炎,59名儿童属于中度牙龈炎,右上颌第一磨牙中度牙龈炎患病率(37.0%)明显高于右上颌中切牙(21.5%)。BOP阳性者116例(29.6%),其中右上颌第一磨牙BOP检出阳性率(37.0%)相对于右上颌中切牙(21.9%)明显偏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儿童; 口腔牙周疾病; 牙周致病菌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22.053

在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以后,常常会由于牙周病而丧失牙齿,在每一个年龄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炎,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易演变成牙周炎[1]。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报道表明[2],在儿童时期开始就会出现牙周疾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炎症会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时期牙周疾病调查报告较少,为了更好的掌握儿童口腔牙周健康状态,了解牙周致病菌分布情况,探讨有效的牙周疾病预防措施,本文对江苏省大丰市200名7~12岁儿童牙周疾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且检测了常见的4种牙周病菌,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选自江苏省大丰市某小学学生200名,入选对象标准:近期半年未应用抗生素;没有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排除正在进行牙齿矫治儿童。根据不同年级分层抽取,7~9岁儿童选取65名,9~10岁儿童选取93名,11~12岁儿童选取42名。

1.2 方法

检查部位主要选择右上颌第一磨牙以及右上颌中切牙。牙周检查:仔细检查被检查牙位的牙龈外观以及探诊后出血(BOP),同时应结合视诊判断牙龈指数(GI)。检查GI方法:选择被检查牙位唇中央、侧近中策、舌侧中央、远中侧等四个部位,根据四个牙面的平均记分值记分,可分为0分(牙龈正常)、1分(充血水肿轻度、轻度牙龈炎症,且探诊不出血)、2分(水肿光亮、牙龈色红、中度牙龈炎症,且探诊出血)、3分(牙龈红肿明显、重度牙龈炎症,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等4个等级。

1.3 牙周病菌检测

采集龈上菌斑样本,并且提取细菌DNA,通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伴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福赛斯坦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四种牙周疾病致病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牙龈炎发病情况

本次调查儿童中,196名儿童均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98.0%,其中137名儿童属于轻度牙龈炎,59名儿童属于中度牙龈炎。200名儿童右上颌第一磨牙检查了200个部位,右上颌中切牙检查了192个部位,右上颌第一磨牙中度牙龈炎患病率(37.0%)明显高于右上颌中切牙(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200名儿童BOP情况

本组200名儿童检出BOP阳性者116名(29.6%),其中右上颌第一磨牙BOP检出阳性率(37.0%)相对于右上颌中切牙(21.9%)明显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BOP和检出菌种之间的关系

牙周致病菌检查结果显示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伴放线杆菌54.5%,其次为中间普氏菌(46.5%)、福赛斯坦氏菌(40.0%)、牙龈卟啉单胞菌(27.5%)。相同部位检出3种以上病菌阳性率(33.6%)相对于阴性率(19.2%)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对江苏省大丰市200名儿童的口腔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6名儿童均患有牙龈炎,患病率为98.0%,其中137名儿童属于轻度牙龈炎,59名儿童属于中度牙龈炎。本次研究结果和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基本接近,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以及青少年中有70%~90%患有牙龈炎,最早发生于3~5岁年龄段儿童,且年龄越大,牙龈炎的患病率以及牙周疾病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在青春期基本上所有儿童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炎,但是经过青春期后,牙龈炎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下降[3]。

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右上颌第一磨牙区牙龈炎患病率为100%,其中中度牙龈炎患病率为37.0%,明显高于右上颌中切牙21.5%。这一研究结果和倪雪岩等[4]基本一致。提示磨牙区牙龈炎患病率相对较高,且牙龈炎严重程度偏高。其次,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本组200名儿童检出BOP阳性者116名(29.6%),其中右上颌第一磨牙BOP检出阳性率(37.0%)相对于右上颌中切牙(21.9%)明显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江苏省大丰市7~12岁儿童的口腔牙周健康状况不理想,牙龈炎患病率较高,而且较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磨牙区。针对这一现象,大丰市应加大对儿童牙周疾病以及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儿童以及家长的口腔卫生意识,可以积极和各小学合作,定期安排专业医师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指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从而降低儿童口腔牙周疾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倪雪岩,伊田博,欧阳喈,等.应用PCR法对日本儿童口腔内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测[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4):269-273.

[2]王春风,易建国,彭彩刚,等.怀化市替牙期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9):525-527.

[3]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47.

[4]倪雪岩,伊田博,铃木基之,等.长春市某小学7~12岁儿童牙周致病菌分布状态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2):343-347.

[5]程睿波,程敏,王瑞,等.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365-368.

[6]欧阳翔英,曹采方,胡文杰,等.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情调查[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4):355-358.

[7]康博,周晓山.城乡幼儿牙龈健康调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0,8(1):37.

[8]朱文吴,周红玲,初里楠,等.北京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5):514-516.

(收稿日期:2015-04-18)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农妇掐死家暴丈夫背后 下一篇: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