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的多元融合

时间:2022-10-14 09:13:55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的多元融合

很长一段时间,音乐教学被边缘化的倾向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即便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音乐教学却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原因颇多,有学校固守教学陈规,不敢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有教师缺乏与时俱进意识,沿袭老旧教学模式;也有学生主体参与不够,致使音乐课堂沉闷乏味等。改革创新音乐课教学,主动策应新课程改革,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对艺术追求的使命,也是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必由之路。

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本质,学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而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构建知识框架的意识。基于此,挖掘学科之间的交叉教学元素,丰富学科教学的素材,多元融合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共通点,让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律动学生的生命,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伴奏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我致力于挖掘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联,寻找两者之间的交叉因素,取之于教材,用之于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内涵,提高了课堂教学参与度,使师生双边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又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外延,让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有了新的更为丰富的注脚。

一、通过融合拓展音乐课教学内容

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表现为教法死板,形式单一,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如何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呢?我的做法之一就是发挥班级内部文化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骨干的作用。在学唱《我的中国心》时,我先请学生拿出地图册,轻轻翻开,接着播放《我的中国心》MTV,声像并茂,耳目一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讲讲此时心里的感受,当他们表达出诸如“激动”“自豪”等词汇时,我水到渠成的诱导学生就用这种心情唱《我的中国心》,然后用轻重有序、抑扬顿挫的范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涵的情感深刻揭示了出来,唤起了学生由衷地自豪,他们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为能生长于此而骄傲。这样,学生群情振奋,爱国之情跃于脸上。

二、通过融合延伸音乐课教学长度

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表现为内容传统,风格单一,落后于时展特别是学生主体的需求,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要么是教科书上的既定内容,几首歌曲的学唱,怎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口味;要么是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音乐修养,在年轻的学生看来,这是古董的东西。一度,我们的音乐课堂吹进了时尚的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前卫曲风成了教学素材,课堂看似其乐融融,师生彼此都乐在其中。但我个人认为不可取。因为,这些流行乐曲及曲风在全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充斥了大家的眼睛和耳朵,想要把它学会是轻而易举,但想要把它忘掉却比擦去口香糖迹还难。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它还能在我们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些什么呢?这是作为教师必须思考的。

我在上学的时候曾经有幸听过一节《黄河号子》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浑厚略带沙哑的男高音,把黄河岸边纤夫的艰辛演绎得淋漓尽致,至今课文内容已经淡忘,授课教师风采依然留存。于是我就有了教学主张:我要把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在课堂设计的时候有意识地留出一页:有没有语文课上发现的音乐要音乐老师来帮忙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位学生找来了马步升的《绝地之音》:“那人高扬起手臂,鞭梢也张扬起来,骡子和碌碡也欢乐了几分。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续在一起。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这是一道难度极大的题目,我讨教了语文组的同行:这是一种原生态的,人在极其艰辛、近乎绝境之上的一种不畏自然、顽强乐观的精神的自然流露。我懂了,音乐不一定是发出“咧”之音,声音本身并不重要,主要是读者、听众能不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传达,于是我找来了陕北民歌,我和大家一起听,一起感受音乐,感悟音乐传达的精神。

三、通过融合提升音乐课教学品位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音乐教师在旧有经验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不断刷新自己的教学身份,深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在教育观念、艺术修养、业务能力等方面焕然一新的新型教师,才能彻底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是转变教学方式,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靠施教者主动地搭建桥梁,把教与学变成一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音乐教育从来都是与社会生活,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同样也创造了音乐。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音乐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地位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让我们尝试融合学科共通的元素,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老师的“良心发现” 下一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