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阶段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4 09:02:54

论施工阶段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摘要: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为了节约土地,减少占地面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地下都修建了地下室。地下室防水一旦存在漏水问题就很难补救,如果渗漏,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因此,地下室防水对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节点防水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下室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1.1施工方面地下室渗漏与否,重点在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从施工方案的编制,材料的选择到施工段的划分、施工程序等各个环节,如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渗漏。(1)施工单位不重视特殊工程应采取特殊措施,没有针对地下室防水功能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仍按一般结构工程组织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严,致使地下室结构防水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效能。(2)施工缝留设不合理,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二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3)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未采用细石砼,仍用粗骨料和原坍落度,导致下料困难,振捣不及或振捣不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4)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未在中间焊接止水环,从而形成渗水通道。

(5)砼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际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影响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能。(6)在做柔性防水施工时,由于砼基层面不干燥粘结不牢,易剥落、损坏;防水涂料涂刷不严密,不均匀、或有漏刷等。均能引起局部渗漏。(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队伍素质差,操作不规范,达不到规范要求,影响抗渗性能和使用寿命。(8)在防水砼工程和附加防水层施工完毕后,未采取及时回填土等保护措施,造成干缩温差引起开裂。2、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环节,都很重要。但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只有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2.1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高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伍,按程序精心施工。监理工程师要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组成和质保体系,重点抓住事前、事中质量控制,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列出质量预控点,加强跟踪检查。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各个环节及构造做法等都要细致把关。

2.2监控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面有一个振捣器,严格按混凝土由后往前浇,而振捣则由前往后振的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2.3根据混凝土配筋的疏密度,选择适当的坍落度和骨料级配,防止浇捣不密实。 2.4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

(1)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的500mm左右处,留成阳槎;

(2)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牢固,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

(3)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

(4)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环,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环,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环。2.5采用性能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保证, 监理工程师要全程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3 地下室防水地下室防水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主体防水和节点防水。主体防水又可分为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 ,结构自防水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防水功能。附加防水主要以柔性外防水为主。节点防水主要包括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线等,节点防水也称“细部构造防水”。3.1 主体防水一般地下室主体防水方案采用二道防水,即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采用柔性防水材料的附加防水 。3.1.1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也叫刚性防水,主要是基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而考虑的。混凝土虽然是一种非均质的无机多孔复合材料,但如果在材料和施工方面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内部孔结构,可以制成具有相当抗渗能力的混凝土,完全可以阻挡地下水的侵入。混凝土自防水功能可以通过原材料优选、合理的混凝土级配、掺加外加剂(如:膨胀剂)等方法来实现。在施工方面,通过加强振捣或改善振捣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抗渗性能的作用。 3.1.1.1 原材料优选和混凝土级配优化要提高防水混凝土的密实性,各种原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要求,含泥量、粒径、吸水率、砂率等要严格符合要求。同时,为减少水泥水化热,水泥要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减少硬化后收缩产生裂缝的可能。另外,可加入少量的粉煤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性,改善其抗渗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严格进行控制,水灰比、含砂率、水泥用量和灰砂比应在合理范围,以减少混凝土中毛细孔、沉降缝隙、接触孔等,阻断其形成渗水通道。为了控制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可采取补偿收缩混凝土,以自身适度膨胀来抵消或减少混凝土的开裂,或将裂缝控制在规范要求的(0.2mm)范围内 。

3.1.1.2 掺加膨胀剂加入膨胀剂的原理是使混凝土凝结后体积产生微膨胀,来抵偿混凝土的凝结收缩应力,从而达到抗裂的目的。根据自防水混凝土要求,所掺加的膨胀剂,只有膨胀率大于等于0.35%的高效膨胀剂才能作为自防水混凝土的添加剂。

3.2 节点防水

节点防水也叫细部构造防水,主要包括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预埋件等部位防水。地下室除了做好主体防水外,只有处理好各节点的防水问题,才能取得较好的整体防水效果。3.2.1穿墙管线穿过防水层的管线,由于管线和周围混凝土胀缩系数不同,在管线周围会产生开裂,形成渗水。因此,在地下室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周围应留槽,用密封胶密封,并在管道中部加设遇水膨胀橡胶条等方法来处理。另外,也可在穿墙管的主管设置防水套、止水环及套管翼环,并连续满焊,做好防腐处理。3.2.2施工缝处理大体积、大面积的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有困难,须留设施工缝,分两次或多次浇筑完。施工缝的存在,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易产生渗水通道,所以应注意对此进行防水处理。对于施工缝防水,一般设置1~2道防水措施。通常做法包括在施工缝中间设置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外墙侧设置一道止水带。3.2.3后浇带处理后浇带一般是在结构高度变化较大部位,或建筑物平面尺寸较大情况下设置的。由于后浇带只在施工期间存在,所以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因而其防水设计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类似,一般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钢板。4 结束语地下室防水是一个集材料、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开展地下室防水工作时,应遵循“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应对每个部位,尤其是每个防水薄弱部位精心施工,才能取到理想的防水效果。

上一篇:浅议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建筑桩基工程检测质量控制